企业家教育背景、企业行为与企业发展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7页 |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意义 | 第16-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2 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 | 第20-21页 |
1.2.1 研究问题 | 第20页 |
1.2.2 分析框架 | 第20-21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4 研究内容和发现 | 第22-24页 |
1.5 研究贡献 | 第24-25页 |
1.6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1.6.1 创始人 | 第25-26页 |
1.6.2 创始人教育背景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27-37页 |
2.1 关于管理者背景特征的研究 | 第27-32页 |
2.1.1 年龄特征 | 第28页 |
2.1.2 性别特征 | 第28-29页 |
2.1.3 专业背景特征 | 第29页 |
2.1.4 个人经历特征 | 第29-30页 |
2.1.5 政府背景特征 | 第30-31页 |
2.1.6 地域文化背景特征 | 第31页 |
2.1.7 心理特征 | 第31-32页 |
2.2 关于管理者教育背景的研究 | 第32-35页 |
2.2.1 企业业绩 | 第33页 |
2.2.2 企业创新 | 第33-34页 |
2.2.3 会计质量 | 第34页 |
2.2.4 社会责任 | 第34-35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 第37-45页 |
3.1 制度背景 | 第37-40页 |
3.1.1 创始人与民营企业发展 | 第37-38页 |
3.1.2 中国民营企业创始人的受教育环境概述 | 第38-40页 |
3.2 理论分析 | 第40-45页 |
第四章 样本选择和描述性统计 | 第45-55页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45-46页 |
4.2 样本分布描述 | 第46-49页 |
4.3 创始人的个人特征描述 | 第49-53页 |
4.3.1 企业家教育背景与出生年份 | 第49-50页 |
4.3.2 企业家教育背景与IPO时年龄 | 第50-51页 |
4.3.3 企业家初始教育水平 | 第51-52页 |
4.3.4 企业家接受MBA教育 | 第52-53页 |
4.3.5 企业家职称 | 第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创始人教育背景与高管团队构成 | 第55-102页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55-62页 |
5.2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62-66页 |
5.2.1 模型设定 | 第62页 |
5.2.2 被解释变量 | 第62-63页 |
5.2.3 考察变量 | 第63-64页 |
5.2.4 控制变量 | 第64-66页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66-95页 |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66-68页 |
5.3.2 单变量检验 | 第68-72页 |
5.3.3 创始人教育背景与董监高专业化程度 | 第72-77页 |
5.3.4 创始人教育背景与董监高政治联系 | 第77-89页 |
5.3.5 创始人教育背景与家族治理模式 | 第89-95页 |
5.4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分析 | 第95-101页 |
5.4.1 改变对创始人教育背景的度量 | 第95-96页 |
5.4.2 内生性分析 | 第96-10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创始人教育背景与企业行为 | 第102-154页 |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102-108页 |
6.2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108-111页 |
6.2.1 模型设定 | 第108页 |
6.2.2 被解释变量 | 第108-109页 |
6.2.3 考察变量 | 第109页 |
6.2.4 控制变量 | 第109-111页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11-133页 |
6.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111-112页 |
6.3.2 单变量检验 | 第112-114页 |
6.3.3 创始人教育背景与行业进入 | 第114-118页 |
6.3.4 创始人教育背景与研发投入 | 第118-121页 |
6.3.5 创始人教育背景与企业捐赠 | 第121-128页 |
6.3.6 创始人教育背景与企业违规 | 第128-129页 |
6.3.7 创始人教育背景与政府补助 | 第129-133页 |
6.4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分析 | 第133-153页 |
6.4.1 改变对创始人教育背景的度量 | 第133页 |
6.4.2 改变对企业行为的度量 | 第133-134页 |
6.4.3 控制可能影响企业行为的其他因素 | 第134-151页 |
6.4.4 内生性分析 | 第151-15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53-154页 |
第七章 创始人教育背景与发展绩效 | 第154-165页 |
7.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154-155页 |
7.2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155-157页 |
7.2.1 模型设定 | 第155-156页 |
7.2.2 被解释变量 | 第156页 |
7.2.3 考察变量 | 第156页 |
7.2.4 控制变量 | 第156-157页 |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57-162页 |
7.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157-158页 |
7.3.2 单变量检验 | 第158-159页 |
7.3.3 基本假设检验 | 第159-162页 |
7.4 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分析 | 第162-164页 |
7.4.1 改变对创始人教育背景的度量 | 第162页 |
7.4.2 内生性分析 | 第162-164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64-165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165-171页 |
8.1 本文研究结论概述 | 第165-167页 |
8.2 研究启示 | 第167-168页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168-171页 |
8.3.1 研究局限 | 第168-169页 |
8.3.2 研究展望 | 第169-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8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 第186-18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187-188页 |
致谢 | 第188-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