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特殊教育论文--特殊教育理论论文

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调查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1 全纳教育的概念第12页
    1.2 全纳教育的安置目标第12-13页
        1.2.1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置个别化教育第12-13页
        1.2.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第13页
        1.2.3 在教学中发挥同伴指导的优势第13页
    1.3 全纳教育的发展历程第13-15页
        1.3.1 全纳教育的国外发展历程第13-14页
        1.3.2 全纳教育的国内发展历程第14-15页
    1.4 全纳教育态度研究现状第15-20页
        1.4.1 普通教育教师全纳教育态度研究第16页
        1.4.2 特殊教育教师全纳教育态度研究第16-17页
        1.4.3 教育行政人员全纳教育态度研究第17-18页
        1.4.4 学生同伴全纳教育态度研究第18页
        1.4.5 家长全纳教育态度研究第18-19页
        1.4.6 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研究第19-20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第20-24页
    2.1 研究背景第20-21页
        2.1.1 全纳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第20页
        2.1.2 大学生在全纳教育实施中的重要意义第20-21页
    2.2 研究假设第21页
    2.3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第21页
    2.4 研究意义第21-24页
        2.4.1 理论意义第22页
        2.4.2 实践意义第22-24页
第三章 研究一:全纳教育态度问卷适用性分析第24-30页
    3.1 研究目的第24页
    3.2 研究过程第24-25页
        3.2.1 研究对象第24页
        3.2.2 研究工具第24-25页
        3.2.3 量表的修订第25页
        3.2.4 数据分析第2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5-28页
        3.3.1 项目分析第25-26页
        3.3.2 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6-28页
        3.3.3 信度分析第28页
    3.4 讨论第28-29页
        3.4.1 大学生全纳教育量表分析第28-29页
        3.4.2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29页
        3.4.3 全纳教育态度量表的用途和价值第29页
    3.5 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研究二: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调查第30-40页
    4.1 研究目的第30页
    4.2 研究过程第30-31页
        4.2.1 研究对象第30页
        4.2.2 研究工具第30-31页
        4.2.3 数据处理第31页
    4.3 研究结果第31-37页
        4.3.1 大学生对不同障碍类型的态度分析第31-34页
        4.3.2 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的差异分析第34-37页
    4.4 讨论第37-39页
        4.4.1 大学生对不同障碍类型学生的态度分析第37-38页
        4.4.2 大学生全纳教育态度差异分析第38-39页
    4.5 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40-46页
    5.1 结论第40页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40-41页
    5.3 建议第41-43页
        5.3.1 加强全纳教育宣传推广,改善大学生的全纳教育态度第41-42页
        5.3.2 完善全纳教育立法,从政策法规上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态度第42页
        5.3.3 高校培养中应增设全纳教育相关课程并加强全纳教育的普及第42-43页
        5.3.4 加快全纳教育模式发展进程,以实际效果改善大学生的态度第43页
    5.4 研究展望第43-46页
        5.4.1 扩大研究对象样本容量第43-44页
        5.4.2 针对某一具体障碍类型学生全纳教育态度进行研究第44页
        5.4.3 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致谢第50-52页
附录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南市幼儿园学前融合教育实施中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下一篇:视频示范教学对学前自闭症儿童功能性游戏干预的成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