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寿彝的历史教育思想及启示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8-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白寿彝历史教育思想的嬗变 | 第15-22页 |
第一节 孕育:自身的求学经历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形成:时代要求与教学总结 | 第16-20页 |
第三节 升华:理论认识与师友之益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白寿彝历史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2-34页 |
第一节 对历史教育的界定 | 第22-24页 |
一、历史教育的定义与范围 | 第22-23页 |
二、历史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历史教材论 | 第24-27页 |
一、历史书的体裁问题 | 第25-26页 |
二、历史书的征引与表达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历史教学观 | 第27-34页 |
一、教学基本环节 | 第27-29页 |
二、学生学科训练 | 第29-30页 |
三、师资队伍建设 | 第30-34页 |
第三章 白寿彝历史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启示 | 第34-40页 |
第一节 白寿彝历史教育思想的特点 | 第34-36页 |
一、对史学功用思想的继承性 | 第34-35页 |
二、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性 | 第35页 |
三、内容的广泛性与科学性 | 第35-36页 |
第二节 白寿彝历史教育思想的启示 | 第36-40页 |
一、养成教学科研结合的自觉意识 | 第36-37页 |
二、树立体现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 | 第37-38页 |
三、采取有的放矢的阶段培养方式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