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公司薪酬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7页 |
2.1 薪酬理论综述 | 第15-19页 |
2.1.1 古典薪酬理论 | 第15-16页 |
2.1.2 近代薪酬理论 | 第16-17页 |
2.1.3 现代薪酬理论 | 第17-19页 |
2.2 薪酬体系及其设计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2.1 薪酬体系 | 第19-20页 |
2.2.2 薪酬体系设计的概念 | 第20页 |
2.2.3 薪酬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4 薪酬体系设计的通行体系 | 第23-24页 |
2.3 影响薪酬的因素 | 第24-27页 |
2.3.1 社会因素对薪酬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2 企业自身因素对薪酬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3 个人因素对薪酬的影响 | 第26-27页 |
第3章 H公司薪酬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40页 |
3.1 H公司概况 | 第27页 |
3.2 H公司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构成 | 第27-30页 |
3.2.1 公司组织机构 | 第27-28页 |
3.2.2 公司人力资源构成 | 第28-30页 |
3.3 H公司薪酬体系现状分析 | 第30-32页 |
3.3.1 现行薪酬体系的构成 | 第30-31页 |
3.3.2 H公司固定薪酬 | 第31-32页 |
3.4 H公司现有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的诊断 | 第32-40页 |
3.4.1 问卷调查 | 第33-35页 |
3.4.2 访谈 | 第35-36页 |
3.4.3 调查结论 | 第36-40页 |
第4章 H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 第40-62页 |
4.1 薪酬体系设计原则及总体思路 | 第40-43页 |
4.1.1 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40-42页 |
4.1.2 薪酬体系优化设计总体思路 | 第42-43页 |
4.2 薪酬体系设计的前期准备 | 第43-54页 |
4.2.1 工作分析及岗位评价 | 第43-51页 |
4.2.2 市场薪酬调查 | 第51-53页 |
4.2.3 薪酬水平确定 | 第53-54页 |
4.3 薪酬体系优化设计方案 | 第54-62页 |
4.3.1 薪酬结构 | 第54页 |
4.3.2 薪酬标准 | 第54-55页 |
4.3.3 岗位工资的设计 | 第55-56页 |
4.3.4 绩效工资的设计 | 第56-60页 |
4.3.5 员工福利的设计 | 第60-62页 |
第5章 H公司薪酬优化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 第62-66页 |
5.1 组织机构保障 | 第62-63页 |
5.1.1 组织机构调整 | 第62-63页 |
5.1.2 成立薪酬工作小组 | 第63页 |
5.2 有效的沟通和宣传保障 | 第63-64页 |
5.3 配套的制度保障 | 第64-66页 |
5.3.1 建立健全的人员培训制度 | 第64页 |
5.3.2 规范薪酬管理制度 | 第64-65页 |
5.3.3 完善的薪酬系统监控制度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附录内容名称 | 第72-91页 |
附录A H公司薪酬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72-74页 |
附录B 岗位说明书样本 | 第74-76页 |
附录C 要素权重评价表 | 第76-77页 |
附录D 淮人社发[2017] 262号附件 | 第77-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