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1.1 冷却肉的概况 | 第8页 |
1.2 冷却猪肉的腐败 | 第8-11页 |
1.2.1 影响冷却肉腐败的各种因素 | 第8-9页 |
1.2.2 衡量冷却肉腐败的品质指标 | 第9页 |
1.2.3 微生物对冷却肉的致腐作用 | 第9-10页 |
1.2.4 不同包装冷却猪肉的SSO | 第10页 |
1.2.5 冷却猪肉的包装保鲜技术 | 第10-11页 |
1.3 预测微生物学 | 第11-20页 |
1.3.1 预测微生物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预测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6页 |
1.3.3 模型的评价和选择 | 第16-18页 |
1.3.4 食品货架期的预测 | 第18-20页 |
2 引言 | 第20-21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3.1 材料 | 第21页 |
3.2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3.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1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3.4.1 托盘和真空包装条件下冷却猪肉中以假单胞菌为SSO的腐败限量Ns的确定 | 第21-22页 |
3.4.2 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22-25页 |
3.5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47页 |
4.1 假单胞菌作为SSO的腐败限量的确定 | 第26-28页 |
4.1.1 托盘包装冷却猪肉中以假单胞菌为SSO的腐败限量Ns的确定 | 第26-27页 |
4.1.2 真空包装冷却猪肉中以假单胞菌为指示菌的腐败限量Ns的确定 | 第27-28页 |
4.2 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8页 |
4.2.1 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假单胞菌一级模型的拟合 | 第28-35页 |
4.2.2 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假单胞菌二级模型的拟合 | 第35-36页 |
4.2.3 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的验证和评价 | 第36-38页 |
4.3 真空包装冷却猪肉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38-45页 |
4.3.1 真空包装冷却猪肉假单胞菌一级模型的拟合 | 第38-42页 |
4.3.2 真空包装冷却猪肉假单胞菌二级模型的拟合 | 第42-44页 |
4.3.3 真空包装冷却猪肉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模型的验证和评价 | 第44-45页 |
4.4 托盘和真空包装冷却猪肉剩余货架期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4.4.1 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剩余货架期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4.4.2 真空包装冷却猪肉剩余货架期模型的建立 | 第46页 |
4.5 托盘和真空包装冷却猪肉中假单胞菌生长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 第46-47页 |
5 讨论与结论 | 第47-50页 |
5.1 讨论 | 第47-48页 |
5.1.1 低温贮藏下托盘和真空包装冷却猪肉中假单胞菌的生长特性 | 第47页 |
5.1.2 最小腐败限量Ns的确定 | 第47页 |
5.1.3 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47-48页 |
5.2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ABSTRACT | 第55-56页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57页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