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8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1.2 研究概况 | 第7-10页 |
1.3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1.4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符号说明 | 第11-18页 |
2 动名组合生命度定位与摆度规则 | 第18-32页 |
2.1 动名组合研究回顾 | 第18-19页 |
2.2 动名组合的类型 | 第19-24页 |
2.3 生命度定位 | 第24-30页 |
2.4 生命摆度规则 | 第30-32页 |
3“说+NP”动名组合的匹配 | 第32-45页 |
3.1“说+NP”语料 | 第32-35页 |
3.2“说+NP”的结构类型 | 第35-37页 |
3.3“说+NP”中“说”的意义 | 第37-43页 |
3.4“说+NP”组合中NP的类别 | 第43-45页 |
4“说+NP”中NP的生命度定位与摆度规则 | 第45-61页 |
4.1“说+NP”中NP生命度定位 | 第45-46页 |
4.2“说+NP”中NP的生命度摆度 | 第46-50页 |
4.3 摆度的不均衡性 | 第50-51页 |
4.4 NP生命摆度下的“说” | 第51-57页 |
4.5 从原型范畴理论看“说+NP”中NP的定位与摆度 | 第57-61页 |
5“说+NP”组合中生命度摆度缘由 | 第61-66页 |
5.1 经济准则下的“说+NP”动名组合 | 第61-63页 |
5.2“说+NP”语料自身特点 | 第63-64页 |
5.3 防止审美疲劳 | 第64-66页 |
6 本文的意义与不足 | 第66-68页 |
6.1 意义 | 第66页 |
6.2 不足 | 第66-68页 |
注释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