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支持 | 第9页 |
1.1.2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的迫切需求 | 第9-10页 |
1.1.3 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行动研究法 | 第12-13页 |
1.3.2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1.3.3 实验法 | 第13页 |
1.3.4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4.1 主题活动 | 第13-14页 |
1.4.2 校本教材 | 第14-15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2.1 信息技术校本教材开发现状和趋势 | 第15-21页 |
2.1.1 国外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研究 | 第15-16页 |
2.1.2 国内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研究 | 第16-21页 |
2.2 主题活动在教学与教材方面的研究 | 第21-25页 |
2.2.1 主题活动在教学方面的研究 | 第21-23页 |
2.2.2 主题活动在教材方面的研究 | 第23-25页 |
第3章 基于主题活动的小学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开发 | 第25-52页 |
3.1 教材开发的意义 | 第25-26页 |
3.2 教材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6-27页 |
3.2.2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7页 |
3.3 教材开发整体的设计与规划 | 第27-31页 |
3.3.1 教材开发的前期准备 | 第27-30页 |
3.3.2 教材开发的流程 | 第30-31页 |
3.4 校本教材主题活动的设计 | 第31-37页 |
3.4.1 主题活动设计的方法 | 第31页 |
3.4.2 挖掘主题活动的过程 | 第31-36页 |
3.4.3 优选活动主题 | 第36-37页 |
3.5 教材结构设计 | 第37-46页 |
3.5.1 确立编写思路 | 第37页 |
3.5.2 搭建内容框架 | 第37-38页 |
3.5.3 细化主题活动确定知识点分布 | 第38-44页 |
3.5.4 确定体例风格 | 第44-46页 |
3.6 教材编写实践 | 第46-52页 |
3.6.1 具化体例风格 | 第46-49页 |
3.6.2 教材编写 | 第49页 |
3.6.3 微调教材内容 | 第49-52页 |
第4章 基于主题活动的小学信息技术校本教材的实施与评价 | 第52-77页 |
4.1 教材实施的条件与保障 | 第52页 |
4.2 教材实施的前期准备 | 第52-54页 |
4.2.1 教材研读 | 第52-53页 |
4.2.2 集体备课 | 第53-54页 |
4.2.3 教学环境的准备 | 第54页 |
4.3 教材的实施过程 | 第54-64页 |
4.3.1 教材实施的安排 | 第54-55页 |
4.3.2 校本教材的具体实施 | 第55-64页 |
4.4 校本教材实施效果研究 | 第64-77页 |
4.4.1 研究的目的 | 第64页 |
4.4.2 研究的内容 | 第64-65页 |
4.4.3 研究的方法 | 第65页 |
4.4.4 研究的实施 | 第65-67页 |
4.4.5 校本教材实施效果分析 | 第67-77页 |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77-8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7页 |
5.2 研究的成功之处 | 第77-78页 |
5.3 研究的不足 | 第78-79页 |
5.4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附录A: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80-81页 |
附录B:教师访谈提纲 | 第81-82页 |
附录C:学生访谈提纲 | 第82-83页 |
附录D:学生过程性评价表 | 第83-84页 |
附录E:信息技术学生作品评价表 | 第84-85页 |
附录F:关于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信息技术主题活动的调查问卷 | 第85-86页 |
附录G:校本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表(学生卷) | 第86-87页 |
附录H:校本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表(教师卷) | 第87-88页 |
附录I:校本教材部分内容截图 | 第88-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