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 1.1 薏仁、麸皮和壳概述 | 第13-15页 | 
| 1.1.1 薏仁概述 | 第13-14页 | 
| 1.1.2 薏仁麸皮和薏仁壳概述 | 第14-15页 | 
| 1.2 痛风(高尿酸血症)及缓解治疗方式概述 | 第15-19页 | 
| 1.2.1 痛风(高尿酸血症)概述 | 第15页 | 
| 1.2.2 黄嘌呤氧化酶概述 | 第15-16页 | 
| 1.2.3 痛风(高尿酸血症)治疗药物概述 | 第16-17页 | 
| 1.2.4 中草药植物提取物防治痛风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1.3 抗氧化评价研究概述 | 第19-21页 | 
| 1.3.1 抗氧化作用的评价方法 | 第19-21页 | 
| 1.3.1.1 化学分析法 | 第19-20页 | 
| 1.3.1.2 细胞抗氧化实验法 | 第20页 | 
| 1.3.1.3 动物实验法 | 第20-21页 | 
| 1.3.2 薏仁、麸皮和壳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 第21页 | 
| 1.4 分子对接技术简介 | 第21-25页 | 
| 1.4.1 分子对接的定义 | 第21-22页 | 
| 1.4.2 分子对接的原理 | 第22-23页 | 
| 1.4.3 分子对接的分类 | 第23-24页 | 
| 1.4.4 CLC Drug Discovery Workbench分子对接软件简介 | 第24-25页 | 
|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 1.5.1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 第25-26页 |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 第二章薏仁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 第33-50页 | 
| 2.1 前言 | 第33-34页 |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34-38页 | 
| 2.2.1 主要材料 | 第34页 | 
| 2.2.2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 2.2.3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 2.2.4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 2.2.4.1 游离型多酚的提取 | 第35页 | 
| 2.2.4.2 结合型多酚的提取 | 第35-36页 | 
| 2.2.4.3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36页 | 
| 2.2.4.4 多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的鉴定 | 第36-37页 | 
| 2.2.4.5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37-38页 | 
| 2.2.4.6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8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6页 | 
| 2.3.1 精薏仁、糙薏仁、薏仁麸皮、薏仁壳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 | 第38-39页 | 
| 2.3.2 精薏仁、糙薏仁、薏仁麸皮、薏仁壳中多酚类物质的种类鉴定和含分析 | 第39-44页 | 
| 2.3.3 精薏仁、糙薏仁、薏仁麸皮、薏仁壳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 第44-4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第三章 薏仁、糙薏仁、麸皮、壳中多酚类物质的降尿酸活性评价 | 第50-64页 | 
| 3.1 前言 | 第50-51页 |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51-53页 | 
| 3.2.1 材料 | 第51页 | 
| 3.2.2 主要试剂 | 第51页 | 
| 3.2.3 主要仪器 | 第51-52页 | 
| 3.2.4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 3.2.4.1 游离型多酚类物质的提取 | 第52页 | 
| 3.2.4.2 结合型多酚类物质的提取 | 第52页 | 
| 3.2.4.3 多酚类物质体外降尿酸活性的测定 | 第52页 | 
| 3.2.4.4 多酚类物质体内降尿酸作用的测定 | 第52-53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 3.3.1 多酚类物质体外降尿酸活性的研究 | 第53-57页 | 
| 3.3.2 薏仁麸皮多酚类物质体内降尿酸作用研究 | 第57-60页 | 
| 3.3.2.1 药物处理对大鼠体重的影响研究 | 第57-58页 | 
| 3.3.2.2 药物处理不同时间时模型大鼠血清尿酸含量的变化 | 第58-59页 | 
| 3.3.2.3 药物处理 30d时模型大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的变化 | 第59-6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第四章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的常见多酚-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研究 | 第64-83页 | 
| 4.1 前言 | 第64页 |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64-66页 | 
| 4.2.1 主要试剂 | 第64-65页 | 
| 4.2.2 主要仪器 | 第65页 | 
| 4.2.3 主要软件 | 第65页 | 
| 4.2.4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 4.2.4.1 对接原理及操作流程图 | 第65-66页 | 
| 4.2.4.2 具体操作步骤 | 第66页 | 
| 4.2.4.3 多酚类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的验证 | 第66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9页 | 
| 4.3.1 大分子受体预处理 | 第66-67页 | 
| 4.3.2 小分子配体的勾画处理 | 第67-70页 | 
| 4.3.2.1 薏仁、麸皮和壳含量较高的多酚的勾画 | 第67-68页 | 
| 4.3.2.2 果蔬、谷物中常见多酚的勾画 | 第68-70页 | 
| 4.3.3 薏仁、麸皮和壳中主要多酚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相互作用 | 第70-73页 | 
| 4.3.4 果蔬、谷物中常见多酚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相互作用 | 第73-7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84页 | 
| 展望 | 第84-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8页 | 
| 附件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