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3S技术辅助中学地理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页 |
2.1.1 乡土与乡土地理 | 第16页 |
2.1.2 3S技术 | 第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17页 |
2.2.2 信息加工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多元智力理论 | 第18页 |
2.2.4 范例教学理论 | 第18-19页 |
3 3S技术辅助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9-23页 |
3.1 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现状 | 第19-21页 |
3.2 必要性 | 第21-22页 |
3.3 可行性 | 第22-23页 |
4 基于3S技术的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实证研究 | 第23-38页 |
4.1 乡土地理教学中3S技术的主要适用内容 | 第23-26页 |
4.1.1 自然地理环境变化 | 第23-24页 |
4.1.2 乡土资源调查 | 第24页 |
4.1.3 自然灾害监测与防治 | 第24-25页 |
4.1.4 城市管理 | 第25-26页 |
4.2 案例设计 | 第26-36页 |
4.2.1 特色选修课——南昌市城市区位 | 第26-30页 |
4.2.2 范例教学——南昌市“热岛效应” | 第30-33页 |
4.2.3 综合实践活动——等高线与梅岭登山活动 | 第33-36页 |
4.3 有效性分析 | 第36-37页 |
4.4 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8-39页 |
5.1 结论 | 第38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