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性产品“邵阳茶油”品质分析及其标准起草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油茶的概况 | 第10-11页 |
1.2 油茶籽油的制油工艺 | 第11-13页 |
1.2.1 压榨法 | 第11-12页 |
1.2.2 溶剂萃取法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粮油标准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国内粮油标准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外粮油标准现状 | 第14-15页 |
1.4 地理标志性产品概述 | 第15-16页 |
1.5 地理标志性产品邵阳茶油概述 | 第16-17页 |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1.7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邵阳茶油标准制订过程 | 第19-26页 |
2.1 实地调研,问卷调查 | 第19-20页 |
2.1.1 调研结果 | 第19-20页 |
2.2 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提出大纲和框架 | 第20-21页 |
2.3 标准内容的探究 | 第21-22页 |
2.3.1 标准内容确定依据 | 第21-22页 |
2.4 召开标准研讨会,形成标准草案 | 第22-25页 |
2.5 征求意见汇总 | 第25页 |
2.6 完成标准送审稿 | 第25-26页 |
3 邵阳茶油特征指标值的研究 | 第26-4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3.1.3 实验设备 | 第29页 |
3.1.4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3.2.1 折光指数的测定 | 第29-30页 |
3.2.2 碘值的测定 | 第30页 |
3.2.3 皂化值的测定 | 第30页 |
3.2.4 不皂化物的测定 | 第30页 |
3.2.5 α-生育酚的测定 | 第30页 |
3.2.6 角鲨烯的测定 | 第30-31页 |
3.2.7 饱和酸、油酸、亚油酸的测定 | 第31-32页 |
3.2.8 β-甾醇的测定 | 第3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7页 |
3.3.1 折光指数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3.3.2 碘值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33-35页 |
3.3.3 皂化值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3.3.4 饱和酸、油酸、亚油酸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3.3.5 α-生育酚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3.3.6 角鲨烯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3.3.7 不皂化物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3.3.8 β-谷甾醇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44-46页 |
3.3.9 其他特征指标值的研究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邵阳茶油标准质量指标值的研究 | 第48-5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48页 |
4.1.3 实验设备 | 第48-4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4.2.1 酸值的测定 | 第49页 |
4.2.2 过氧化值的测定 | 第49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4.3.1 酸值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4.3.2 过氧化值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4.3.3 其他质量指标值的研究 | 第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5.1 全文结论 | 第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1 | 第60-62页 |
附录2 | 第62-70页 |
附录3 | 第70-79页 |
附录4 | 第79-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