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思路与重难点 | 第8-9页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 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产生的渊源 | 第13-16页 |
(一) 社会背景 | 第13页 |
(二) 家庭背景 | 第13-14页 |
(三) 教育背景 | 第14-16页 |
二、 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的内涵 | 第16-30页 |
(一) 日臻完善的课程论体系 | 第16-19页 |
1.历史教科书的编写 | 第16-17页 |
2.参考书的选择 | 第17-19页 |
(二) 独树一帜的教学论原理 | 第19-30页 |
1.教育目的的探析 | 第19-22页 |
2.教学的入手途径与教学方法的解读 | 第22-27页 |
3.历史教学的评价 | 第27-30页 |
三、 何炳松的历史教育思想对当今历史教学的启示与影响 | 第30-36页 |
(一) 强调历史教育的本土化 | 第30-31页 |
(二) 合理应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 | 第31-34页 |
1.历史学科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 第31-32页 |
2.历史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相互联系 | 第32-34页 |
(三) 注重历史教育的学科性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