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1.4.1 理论创新 | 第12页 |
1.4.2 实践创新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24页 |
2.1 人力资源成本理论 | 第13-15页 |
2.1.1 人力资源 | 第13页 |
2.1.2 人力资源成本 | 第13-15页 |
2.2 工资预算管理理论 | 第15-19页 |
2.2.1 工资预算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 第15-16页 |
2.2.2 工资总额的构成 | 第16-17页 |
2.2.3 工资预算管理方法 | 第17-19页 |
2.3 相关经济学理论 | 第19-24页 |
2.3.1 最低工资理论 | 第19页 |
2.3.2 马丁·威茨曼的分享制工资理论 | 第19-20页 |
2.3.3 效率工资理论 | 第20-22页 |
2.3.4 生产函数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现状分析 | 第24-37页 |
3.1 汽车制造业现状分析 | 第24-27页 |
3.1.1 汽车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3.1.2 汽车制造业特征分析 | 第26-27页 |
3.2 汽车制造企业总成本现状分析 | 第27-31页 |
3.2.1 研发成本 | 第27-28页 |
3.2.2 采购成本 | 第28-29页 |
3.2.3 生产成本 | 第29-30页 |
3.2.4 营销和服务成本 | 第30-31页 |
3.3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现状 | 第31-37页 |
3.3.1 汽车制造业人力资源成本现状分析 | 第31-33页 |
3.3.2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分析 | 第33-35页 |
3.3.3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5-37页 |
第4章 汽车制造企业确定人力资源成本方法研究 | 第37-47页 |
4.1 汽车制造企业确定人力资源成本的条件 | 第37-42页 |
4.1.1 建立科学合理的核算体系 | 第37-38页 |
4.1.2 健全人力资源成本的初始计量 | 第38-40页 |
4.1.3 编制完整的财务报表 | 第40-42页 |
4.1.4 具备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会计管理队伍 | 第42页 |
4.2 汽车制造企业确定人力资源成本的影响因素 | 第42-43页 |
4.2.1 汽车制造企业确定人力资源成本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42-43页 |
4.2.2 汽车制造企业确定人力资源成本的内部影响因素 | 第43页 |
4.3 汽车制造企业确定人力资源成本的方法 | 第43-47页 |
第5章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监测及管理对策 | 第47-61页 |
5.1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监测 | 第47-53页 |
5.1.1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监测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47页 |
5.1.2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外部监测 | 第47-49页 |
5.1.3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内部监测 | 第49-50页 |
5.1.4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综合监测 | 第50-53页 |
5.2 基于人力资源成本综合监测结果的管理对策 | 第53-55页 |
5.3 基于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构成的管理对策 | 第55-59页 |
5.3.1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对策 | 第55页 |
5.3.2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对策 | 第55-56页 |
5.3.3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对策 | 第56-57页 |
5.3.4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对策 | 第57-58页 |
5.3.5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离职成本对策 | 第58-59页 |
5.4 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注意的问题 | 第59-6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1-63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1页 |
6.2 不足 | 第61-62页 |
6.3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