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将常德丝弦纳入地方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构想与建议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4页
第一章 常德丝弦的概述第14-27页
    1.1 常德丝弦的产生第14-16页
        1.1.1 口头传播第14-15页
        1.1.2 文献记载第15-16页
    1.2 常德丝弦的发展第16-20页
        1.2.1 新中国成立前第16-17页
        1.2.2 新中国成立后第17-20页
    1.3 常德丝弦的音乐体系第20-21页
        1.3.1 牌子丝弦第20页
        1.3.2 板子丝弦第20-21页
        1.3.3 过场音乐第21页
    1.4 常德丝弦的音乐特点第21-27页
        1.4.1 唱腔语言特点第21-25页
        1.4.2 伴奏音乐特点第25-27页
第二章 常德丝弦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及意义第27-33页
    2.1 常德丝弦作为教学资源的价值分析第27-29页
        2.1.1 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第27-28页
        2.1.2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情趣的培养第28-29页
    2.2 常德丝弦传统传承方式对教育形式的借鉴价值第29-33页
        2.2.1 常德丝弦传统传承方式的特点第29-30页
        2.2.2 常德丝弦传统传承方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借鉴价值第30-33页
第三章 常德丝弦在本地传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33-45页
    3.1 常德丝弦在民间生活中的传承第33-36页
        3.1.1 口传心授第33-34页
        3.1.2 艺术团体第34-36页
    3.2 常德丝弦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第36-45页
        3.2.1 音乐课第36-41页
        3.2.2 音乐采风第41-42页
        3.2.3 简易音乐创作第42-45页
第四章 常德丝弦纳入地方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建设构想第45-70页
    4.1 常德丝弦在地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究第45-53页
        4.1.1 常德丝弦在本地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必要性第46-52页
            4.1.1.1 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第48-50页
            4.1.1.2 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第50-52页
        4.1.2 常德丝弦在本地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第52-53页
            4.1.2.1 有社会理念的认同第52页
            4.1.2.2 有着丰富的师资情况第52-53页
            4.1.2.3 有国家政策的支持第53页
    4.2 常德丝弦纳入地方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建设构想第53-70页
        4.2.1 常德丝弦纳入地方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优势第53-55页
            4.2.1.1 常德丝弦的社会融合性强第54页
            4.2.1.2 中小学学生的接受性强第54-55页
        4.2.2 常德丝弦纳入地方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设计第55-61页
            4.2.2.1 拟定音乐教学目标第57-59页
            4.2.2.2 完善音乐教学内容第59-60页
            4.2.2.3 丰富音乐课教学设计第60-61页
        4.2.3 常德丝弦纳入地方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第61-70页
结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附录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加州韦伯高中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研究
下一篇:中美母语教材的写作部分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和《美国语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