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阅读论文

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8-14页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综述第9-11页
    三、研究的问题、目标与内容第11-12页
    四、研究的方法第12-13页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一章 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内涵及特征第14-23页
    第一节 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4-16页
        一、接受美学理论第14-15页
        二、保罗·弗莱雷的对话理论第15页
        三、建构主义理论第15-16页
        四、教育交往理论第16页
    第二节 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内涵第16-19页
        一、对话的含义第16-17页
        二、教学对话与阅读对话第17-18页
        三、对话教学第18页
        四、对话式阅读教学第18-19页
    第三节 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特征第19-23页
        一、主体间性第19页
        二、多重对话性第19-20页
        三、平等性第20页
        四、生成性第20-21页
        五、互动性第21-22页
        六、体验性第22-23页
第二章 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3-39页
    第一节 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的问题第23-35页
        一、角色定位不准第23-28页
        二、对话能力不足第28-32页
        三、小组讨论不当第32-34页
        四、话题设计低效第34-35页
    第二节 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39页
        一、高中师生缺乏对对话教学理论的全面深入的认识第36-37页
        二、教师权威性的消极影响第37页
        三、教育评价方式的影响第37-38页
        四、功利主义的影响第38-39页
第三章 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第39-53页
    第一节 对话主体地位的确立与维护第39-43页
        一、教师角色的合理定位:对话者、引导者、组织者第39-41页
        二、确立并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第41-42页
        三、维护文本的主体地位第42-43页
    第二节 对话能力的提升第43-50页
        一、教师对话能力的提升第43-47页
        二、学生对话能力的提升第47-50页
    第三节 小组讨论要合理第50-51页
    第四节 设计有意义的话题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政治教学风格研究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