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林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及实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在研究选题方面 | 第14页 |
二、在研究方法方面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本文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第一节 薪酬及薪酬体系 | 第15-16页 |
一、薪酬与薪酬管理 | 第15页 |
二、薪酬体系及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薪酬体系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一、战略薪酬理论 | 第16页 |
二、薪酬激励理论 | 第16-17页 |
三、成本控制理论 | 第17页 |
第三节 薪酬体系演变及发展趋势 | 第17-20页 |
一、历史演变 | 第17-18页 |
二、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新林公司现行薪酬体系的运行情况及问题 | 第20-32页 |
第一节 公司简介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公司薪酬体系及其运行 | 第21-26页 |
一、体系架构形式 | 第21页 |
二、现有体系架构及运行情况 | 第21-26页 |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30页 |
一、薪酬结构设置欠合理 | 第27-28页 |
二、福利激励成效不明显 | 第28页 |
三、薪酬水平缺乏内部公平性与外部竞争性 | 第28-29页 |
四、薪酬制度执行不严格 | 第29-30页 |
五、薪酬体系改革不及时 | 第30页 |
第四节 成因分析 | 第30-32页 |
一、缺乏先进的薪酬管理理念 | 第30页 |
二、没有制定薪酬战略 | 第30-31页 |
三、缺乏薪酬调查和岗位评价 | 第31页 |
四、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31页 |
五、没有充分与员工沟通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新林公司薪酬体系的优化思路及方案设计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总体优化思路 | 第32页 |
第二节 指导原则 | 第32-33页 |
一、公平性原则 | 第32页 |
二、竞争性原则 | 第32-33页 |
三、激励性原则 | 第33页 |
四、经济性原则 | 第33页 |
五、合法性原则 | 第33页 |
第三节 优化设计依据 | 第33-34页 |
一、基于工作岗位 | 第33-34页 |
二、基于员工能力 | 第34页 |
三、基于绩效考核 | 第34页 |
第四节 方案设计的内容 | 第34-40页 |
一、开展工作分析 | 第34-35页 |
二、评估岗位价值 | 第35-36页 |
三、确定薪酬层级 | 第36-37页 |
四、确定薪酬水平 | 第37-38页 |
五、调整薪酬结构 | 第38-39页 |
六、完善薪酬制度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方案的实施及保障措施 | 第40-44页 |
第一节 实施进度安排 | 第40页 |
第二节 组织及制度保障 | 第40-42页 |
一、组织保障 | 第40-41页 |
二、出台相关制度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具体措施 | 第42-44页 |
一、新方案实施前要做预先试算 | 第42页 |
二、薪酬的支付方式应该多样化 | 第42-43页 |
三、薪酬制度应具有开放性 | 第43页 |
四、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 第43页 |
五、重视并主动搜集外部薪酬信息 | 第43页 |
六、采用弹性福利计划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A | 第47-49页 |
附录B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