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17页 |
1.2 GCI的低负荷燃烧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3 全可变气门机构分类及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1.3.1 全可变气门机构分类 | 第21-24页 |
1.3.2 电液式全可变气门机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EHVVA设计基本理论 | 第26-35页 |
2.1 EHVVA性能要求 | 第26-27页 |
2.2 EHVVA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2.2.1 系统组成 | 第27页 |
2.2.2 系统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2.3 EHVVA数学模型 | 第28-34页 |
2.3.1 气门运动组件动力学模型 | 第28-30页 |
2.3.2 液压管路流体动力学模型 | 第30-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EHVVA的LMS AMESim仿真设计 | 第35-47页 |
3.1 EHVVA仿真模型 | 第35-36页 |
3.2 EHVVA液压系统参数设计 | 第36-40页 |
3.2.1 液压缸参数设计 | 第36-37页 |
3.2.2 电磁阀参数设计 | 第37-38页 |
3.2.3 其他液压系统参数设计 | 第38-40页 |
3.3 EHVVA的缓冲设计及优化 | 第40-46页 |
3.3.1 考虑缓冲的系统仿真模型 | 第40-41页 |
3.3.2 节流参数对缓冲性能的影响 | 第41-44页 |
3.3.3 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缓冲性能优化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EHVVA台架试验 | 第47-59页 |
4.1 EHVVA试验台架搭建 | 第47-49页 |
4.2 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 | 第49-50页 |
4.3 不同参数对气门升程曲线的影响 | 第50-54页 |
4.3.1 系统液压力对气门升程曲线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2 电磁阀输入信号对气门升程曲线的影响 | 第51-53页 |
4.3.3 发动机转速对气门升程曲线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 基于负气门重叠的气门升程曲线设计 | 第54-55页 |
4.5 EHVVA与试验发动机匹配性能 | 第55-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负气门重叠对GCI燃烧性能影响 | 第59-83页 |
5.1 GCI发动机的冷启动方案 | 第59-60页 |
5.2 负气门重叠结合两次喷射对GCI燃烧性能的影响 | 第60-69页 |
5.2.1 内部EGR率的影响 | 第60-65页 |
5.2.2 喷油时刻的影响 | 第65-69页 |
5.3 负气门重叠结合单次喷射对GCI燃烧性能的影响 | 第69-78页 |
5.4 负气门重叠结合单次喷射对GCI低负荷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 第78-8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83-8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3-8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