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引言 | 第13-16页 |
1.2 柴油机新型燃烧方式 | 第16-20页 |
1.3 生物质含氧燃料 | 第20-22页 |
1.4 含氧燃料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 | 第22-24页 |
1.5 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 第25-35页 |
2.1 试验装置 | 第25-32页 |
2.1.1 进气系统 | 第27-28页 |
2.1.2 废气再循环 (EGR) 系统 | 第28页 |
2.1.3 燃油喷射系统 | 第28-29页 |
2.1.4 发动机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 | 第29-31页 |
2.1.5 排气测试设备 | 第31-32页 |
2.2 试验方法与试验燃料 | 第32-35页 |
第三章 不同含氧燃料对低温燃烧影响的试验研究 | 第35-48页 |
3.1 链状分子结构含氧燃料对低温燃烧的影响 | 第35-38页 |
3.1.1 链状含氧燃料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2 链状含氧燃料对排放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 环状分子结构含氧燃料对低温燃烧的影响 | 第38-42页 |
3.2.1 环状含氧燃料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2 环状含氧燃料对排放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 链状与环状含氧燃料的对比 | 第42-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柴油/DMF低温燃烧控制策略及不同燃烧模式的对比 | 第48-60页 |
4.1 DMF掺混比例对低温燃烧的影响 | 第48-50页 |
4.2 DMF高掺混比例下燃烧相位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50-53页 |
4.3 预喷参数对DMF40燃料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 第53-56页 |
4.4 DMF/柴油RCCI的燃烧和排放研究 | 第56-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