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第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山区公路驾驶员视觉特性实车试验 | 第16-30页 |
2.1 驾驶员视觉特性基本理论知识 | 第16-19页 |
2.1.1 驾驶员眼动表征参数 | 第16-17页 |
2.1.2 驾驶员动态视觉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2.2 山区公路试验研究目的 | 第19页 |
2.3 山区公路试验内容 | 第19页 |
2.4 试验条件 | 第19-21页 |
2.5 试验过程 | 第21-23页 |
2.6 误差分析及处理方法 | 第23-25页 |
2.6.1 仪器产生的误差 | 第23页 |
2.6.2 外界环境影响产生的误差 | 第23-24页 |
2.6.3 误差处理方法 | 第24页 |
2.6.4 试验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2.7 数据处理方法与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2.7.1 动态类聚分析 | 第25-26页 |
2.7.2 正态性检验方法 | 第26-27页 |
2.7.3 相关性检验方法 | 第27-29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山区公路试验车速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0-40页 |
3.1 道路线形聚类分析 | 第30-33页 |
3.2 试验车速的正态性检验 | 第33-34页 |
3.3 山区公路运行车速特征研究 | 第34-39页 |
3.3.1 山区公路直线路段试验车速分布特征 | 第34-35页 |
3.3.2 山区公路曲线路段试验车速分布特征 | 第35-37页 |
3.3.3 两弯道间直线路段不同驾驶员运行车速分析特征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山区公路驾驶员行车动态视觉特性研究 | 第40-56页 |
4.1 直线路段驾驶员眼动特性分析 | 第40-45页 |
4.1.1 注视区域 | 第40-42页 |
4.1.2 瞳孔直径 | 第42-43页 |
4.1.3 注视角度 | 第43-45页 |
4.2 曲线路段驾驶员眼动特性分析 | 第45-52页 |
4.2.1 注视区域 | 第46-48页 |
4.2.2 瞳孔直径 | 第48-49页 |
4.2.3 注视角度 | 第49-52页 |
4.3 驾驶员头部运动参数分布特征研究 | 第52-54页 |
4.3.1 直线路段驾驶员头部运动参数分布特征 | 第52-53页 |
4.3.2 曲线路段驾驶员头部运动参数分布特征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驾驶员注视重心、道路参数及车速回归模型 | 第56-70页 |
5.1 驾驶员注视重心与道路线形回归模型 | 第56-62页 |
5.1.1 驾驶员注视重心与道路线形相关性分析 | 第56-58页 |
5.1.2 直线路段线形-注视重心回归模型 | 第58-60页 |
5.1.3 曲线路段线形-注视重心回归模型 | 第60-62页 |
5.2 道路线形下驾驶员注视重心车速回归模型 | 第62-68页 |
5.2.1 驾驶员注视重心与运行车速相关性分析 | 第62-64页 |
5.2.2 直线路段运行车速回归模型 | 第64-65页 |
5.2.3 曲线左转路段运行车速回归模型建立 | 第65-67页 |
5.2.4 曲线右转路段运行车速回归模型建立 | 第67-6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