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8页 |
| 一 论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0-11页 |
| (一)论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二)论题提出的意义 | 第10-11页 |
| 二 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8页 |
| (一)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二)本文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 第一章 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与思想依据 | 第18-26页 |
| 一 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8-21页 |
| (一)政治背景 | 第18-19页 |
| (二)经济背景 | 第19-21页 |
| 二 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的思想根源 | 第21-24页 |
| (一)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观 | 第21-23页 |
| (二)社会思潮对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的启发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26-36页 |
| 一 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青年时期显萌芽 | 第26-27页 |
| (一)少年和青年时期道德理性的孕育 | 第26-27页 |
| (二)求学之路与文化回归对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 | 第27页 |
| 二 回归新加坡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逐步形成 | 第27-30页 |
| (一)立志从医,治病救人 | 第28-29页 |
| (二)投身社会参与改造运动 | 第29-30页 |
| 三 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确立及发展 | 第30-35页 |
| (一)出任厦门大学校长 | 第30-33页 |
| (二)大力宣扬儒家思想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36-54页 |
| 一 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对社会道德教育的启示 | 第36-41页 |
| 二 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 第41-48页 |
| 三 林文庆道德教育思想对国家道德教育的启示 | 第48-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结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