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云南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 | 第11-15页 |
1.2 云南红碎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茶树品种与红茶品质关系研究 | 第16-17页 |
1.3.2 红茶中的茶色素与红茶品质关系研究 | 第17-19页 |
1.3.3 云南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与红碎茶品质关系研究 | 第19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2 研究与分析 | 第21-42页 |
2.1 研究材料 | 第21-22页 |
2.1.1 茶样 | 第21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2.1 鲜叶制样 | 第22页 |
2.2.2 红碎茶加工 | 第22-23页 |
2.2.3 理化分析 | 第23页 |
2.2.4 感官审评 | 第23页 |
2.2.5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3-42页 |
2.3.1 不同品种鲜叶生化成分的差异 | 第23-26页 |
2.3.2 不同品种制成红碎茶的茶色素含量与比例 | 第26-28页 |
2.3.3 不同品种制成红碎茶的品质 | 第28-36页 |
2.3.4 品种鲜叶生化成分与制成红碎茶茶黄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8页 |
2.3.5 品种鲜叶生化成分与制成红碎茶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42页 |
3 应用或验证 | 第42-45页 |
3.1 不同品种鲜叶生化成分的差异 | 第42页 |
3.2 不同品种制成红碎茶的茶色素含量与比例 | 第42-43页 |
3.3 不同品种制成红碎茶品质的差异 | 第43页 |
3.4 品种鲜叶生化成分与制成红碎茶茶色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3.5 品种鲜叶生化成分与制成红碎茶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44-45页 |
4 结论 | 第45-47页 |
4.1 鲜叶生化成分与茶色素的关系 | 第45页 |
4.2 鲜叶生化成分与制成红碎茶品质的关系 | 第45页 |
4.3 适制红碎茶的品种与季节 | 第45-46页 |
4.4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