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述补结构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一、述补结构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二、《儿女英雄传》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语料介绍及相关说明 | 第11-13页 |
一、《儿女英雄传》的语料价值和版本说明 | 第11页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第11-12页 |
三、本文对于述补结构的分类及相关指称符号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带结果补语的述补结构 | 第13-37页 |
第一节“VC”类黏合式结果补语结构 | 第13-23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13-21页 |
二、语义特征 | 第21-23页 |
第二节“V得”类黏合式结果补语结构 | 第23-27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23-27页 |
二、语义特征 | 第27页 |
第三节“V得C”组合式结果补语结构 | 第27-32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28-31页 |
二、语义特征 | 第31-32页 |
第四节“V个C”组合式结果补语结构 | 第32-37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32-35页 |
二、语义特征 | 第35-37页 |
第二章 带趋向补语的述补结构 | 第37-85页 |
第一节 趋向义趋向补语结构 | 第38-56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38-55页 |
二、语义特征 | 第55-56页 |
第二节 结果义趋向补语结构 | 第56-66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56-65页 |
二、语义特征 | 第65-66页 |
第三节 状态义趋向补语结构 | 第66-70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66-69页 |
二、语义特征 | 第69-70页 |
第四节 实现式“V得C”趋向补语结构 | 第70-72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70-72页 |
二、语义特征 | 第72页 |
第五节 可能式“V得C”趋向补语结构 | 第72-80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72-79页 |
二、语境特征 | 第79-80页 |
三、语义特征 | 第80页 |
第六节 凝固形式 | 第80-85页 |
一、特殊用法 | 第80-82页 |
二、熟语 | 第82-85页 |
第三章 带状态补语的述补结构 | 第85-94页 |
第一节 句法特征 | 第85-90页 |
一、状态补语和结果补语的区分 | 第85页 |
二、主要形式 | 第85-88页 |
三、形式特点 | 第88-90页 |
第二节 语义特征 | 第90-94页 |
一、述语和补语的语义特征 | 第90-92页 |
二、补语语义指向特征 | 第92-94页 |
第四章 带可能补语的述补结构 | 第94-106页 |
第一节“V得(O)”能性述补结构 | 第94-98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94-97页 |
二、语境特征 | 第97-98页 |
三、语义特征 | 第98页 |
第二节“V得C”能性述补结构 | 第98-106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99-102页 |
二、语境特征 | 第102-104页 |
三、语义特征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带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 | 第106-113页 |
第一节 不带“得”的程度补语结构 | 第107-110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107-109页 |
二、语义特征 | 第109-110页 |
第二节 带“得”的程度补语结构 | 第110-113页 |
一、句法特征 | 第110-111页 |
二、语义特征 | 第111-113页 |
结语 | 第113-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