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网络汉字谐音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8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6页
        一、网络谐音词的分类研究第11-12页
        二、网络谐音词的产生原因研究第12-13页
        三、网络谐音词的功用研究第13-14页
        四、网络谐音词的规范问题研究第14-15页
        五、网络词语的语料收集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第16-18页
第二章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概念与性质第18-28页
    第一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概念辨析第18-22页
        一、谐音修辞与谐音词第18-19页
        二、网络谐音词与网络汉字谐音词第19-21页
        三、网络汉字谐音词中的“字”与“词”的问题第21-22页
    第二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性质第22-24页
        一、网络汉字谐音词是网络时代传统汉字符号的语言变异第22-23页
        二、网络汉字谐音词是网络时代语音的融合变异第23-24页
    第三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与相关语言现象的比较第24-28页
        一、网络汉字谐音词与通假字的比较第24-26页
        二、网络汉字谐音词与异形词的比较第26-28页
第三章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类别与语法特征第28-44页
    第一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类别第28-39页
        一、以词形为依据的分类第28-30页
        二、以语音为依据的分类第30-32页
        三、以词义为依据的分类第32-37页
        四、网络汉字谐音词各类别在语料中的分布情况第37-39页
    第二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语法特征第39-44页
        一、名词用作动词第39-41页
        二、新代词的出现第41-42页
        三、新语气词的出现第42-44页
第四章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生成机制第44-58页
    第一节 汉语自身及拼音输入法的特点第44-48页
        一、同音词较多第44-45页
        二、方言系统复杂第45-47页
        三、计算机汉语拼音输入法的制约第47-48页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机制第48-52页
        一、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发展第48-50页
        二、经济性原则第50-51页
        三、模因因素第51-52页
    第三节 使用者心理认知机制第52-58页
        一、规避含蓄心理第52-53页
        二、求异释压心理第53-55页
        三、隐喻机制第55-58页
第五章 网络汉字谐音词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引导策略第58-70页
    第一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存在的问题第58-64页
        一、对汉字系统的冲击第58-59页
        二、对普通话语音的冲击第59-61页
        三、词义模糊不清第61-62页
        四、对谐音修辞的冲击第62-63页
        五、对和谐语言环境的冲击第63-64页
    第二节 网络汉字谐音词的规范和引导策略第64-70页
        一、学校:夯实基础,抓好源头第65-66页
        二、社会:动态调控,因网制宜第66-68页
        三、网民:把握语境,适时使用第68-70页
结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8页
附录第78-10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女英雄传》述补结构研究
下一篇:《字学呼名能书》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