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一、绪论 | 第10-21页 |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1、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2、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 3、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与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14页 |
| (三) 研究设计 | 第14-21页 |
| 1、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 2、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 3、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 4、研究假设 | 第19页 |
| 5、研究对象 | 第19页 |
| 6、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7、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8、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 二、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特殊性的现状分析 | 第21-31页 |
| (一) 课程目标文化的特殊性——在"升官发财"梦中迷失自我 | 第21-23页 |
| (二) 课程内容文化的特殊性——国家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两张皮" | 第23-25页 |
| (三) 课程实施文化的特殊性——在盲从中"失语" | 第25-28页 |
| (四) 课程评价文化的特殊性——固步自封的"为评价而评价" | 第28-31页 |
| 三、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特殊性的成因分析 | 第31-38页 |
| (一) 少数民族文化——民族自尊影响下的文化自觉 | 第31-32页 |
| (二) 贫困文化——自卑心理影响下的文化危机 | 第32-34页 |
| (三) 农村文化——保守观念影响下的文化控制 | 第34-35页 |
| (四) 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影响下的文化冲突 | 第35-38页 |
| 四、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文化重建的前景分析 | 第38-43页 |
| (一) 三级课程体系——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文化重建的前提 | 第38-40页 |
| (二) 多元化——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文化重建的取向 | 第40-43页 |
| 五、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文化重建的策略分析 | 第43-59页 |
| (一) 课程目标文化多元化 | 第43-48页 |
| 1、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多元化 | 第43-45页 |
| 2、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多元化 | 第45-46页 |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多元化 | 第46-48页 |
| (二) 课程内容文化多元化 | 第48-51页 |
| 1、课程内容构成的多元化 | 第48-49页 |
| 2、课程内容组织的多元化 | 第49-51页 |
| (三) 课程实施文化多元化 | 第51-54页 |
| 1、变革模式的多元化——合作的课程变革 | 第51-53页 |
| 2、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多语多文型"双语教学" | 第53-54页 |
| (四) 课程评价文化多元化 | 第54-59页 |
| 1、课程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 第54-56页 |
| 2、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第56-57页 |
| 3、课程评价目的的多元化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注释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附录 | 第67-68页 |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