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性淀粉对凝固型酸奶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酸奶简介 | 第10-11页 |
1.1.1 酸奶中的添加剂 | 第10-11页 |
1.2 酪蛋白概述 | 第11-12页 |
1.3 淀粉概述 | 第12-15页 |
1.3.1 变性淀粉 | 第13-14页 |
1.3.2 变性淀粉的应用 | 第14-15页 |
1.4 蛋白质与多糖相互作用 | 第15-17页 |
1.4.1 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5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7-19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变性淀粉对凝固型酸奶性质的影响 | 第20-28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0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2.2.3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2.3.1 变性淀粉糊化性质分析 | 第22页 |
2.3.2 变性淀粉冻融稳定性分析 | 第22-23页 |
2.3.3 凝固型酸奶保水性分析 | 第23-24页 |
2.3.4 凝固型酸奶动态扫描分析 | 第24-25页 |
2.3.5 变性淀粉微观形态观察 | 第25页 |
2.4 小结 | 第25-28页 |
第3章 酪蛋白/ADSP凝胶流变学及分形分析 | 第28-40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9页 |
3.2.2 仪器与设备 | 第29-30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30-3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3.3.1 表观粘度分析 | 第32-33页 |
3.3.2 动态扫描分析 | 第33-35页 |
3.3.3 蠕变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3.3.4 分形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3.4 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ADSP与酪蛋白相互作用表征 | 第40-48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0-41页 |
4.2.2 仪器与设备 | 第41页 |
4.2.3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4.3.1 变性淀粉糊化性质分析 | 第42页 |
4.3.2 复合凝胶水分分布 | 第42-44页 |
4.3.3 热稳定性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4.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 | 第45-46页 |
4.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酪蛋白酸凝胶微观结构研究 | 第48-58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8-49页 |
5.2.2 仪器与设备 | 第49页 |
5.2.3 试验方法 | 第49-5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5.3.1 复合凝胶宏观观察 | 第51-52页 |
5.3.2 复合凝胶应力扫描 | 第52-53页 |
5.3.3 复合凝胶的微观结构分析 | 第53-54页 |
5.3.4 激光共聚焦图像分析 | 第54-55页 |
5.3.5 复合物溶液的稳定性分析 | 第55-57页 |
5.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凝固型酸奶性质的测定 | 第58-66页 |
6.1 引言 | 第58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6.2.1 材料与试剂 | 第58页 |
6.2.2 仪器与设备 | 第58页 |
6.2.3 试验方法 | 第58-60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6.3.1 凝固型酸奶质构分析 | 第60-61页 |
6.3.2 凝固型酸奶表观粘度分析 | 第61-62页 |
6.3.3 凝固型酸奶频率扫描分析 | 第62页 |
6.3.4 凝固型酸奶脱水收缩分析 | 第62-63页 |
6.3.5 凝固型酸奶感官评定 | 第63页 |
6.4 小结 | 第63-6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7.1 结论 | 第66-67页 |
7.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