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17-22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17页 |
二、教育公平理论 | 第17-19页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9页 |
第二节 上海市居住证积分制政策 | 第19-22页 |
一、居住证积分政策出台历程 | 第19-20页 |
二、居住证的申办 | 第20页 |
三、居住证积分制的内涵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上海市P区两所中学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实证分析 | 第22-33页 |
第一节 P区随迁子女教育的基本情况 | 第22-27页 |
一、随迁子女就读情况 | 第22-26页 |
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证积分情况 | 第26-27页 |
第二节 P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证调查 | 第27-31页 |
一、问卷设计的目的 | 第27页 |
二、问卷的设计 | 第27-28页 |
三、数据分析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居住证积分制度对随迁人员子女教育的功能 | 第31-33页 |
一、居住证积分制度有助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加公平地获得义务教育 | 第31页 |
二、居住证积分制度下义务教育学校会更加主动地接受随迁子女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第一节 缺乏出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基础数据 | 第33-35页 |
一、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证积分普及度不高 | 第33-34页 |
二、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影响随迁子女教育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缺乏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配套财政政策 | 第35-37页 |
一、中央财政为主的教育扶持区域分配差异较大 | 第35页 |
二、上海本地财政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分配失衡 | 第35-36页 |
三、户籍等教育相关制度缺乏有效协调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 第37-42页 |
第一节 国外教育公平发展的经验 | 第37-38页 |
一、美国 | 第37页 |
二、英国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国内其它城市的做法及值得借鉴之处 | 第38-40页 |
一、珠海市 | 第38-39页 |
二、杭州市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各地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启示 | 第40-42页 |
一、必须坚持教育公平来处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 第40页 |
二、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逐步延伸到高中等阶段教育 | 第40页 |
三、适度扩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政策面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完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途径 | 第42-48页 |
第一节 调节居住证积分制度并将其覆盖更多外来群体 | 第42-44页 |
一、调整现行居住证积分制的侧重点 | 第42页 |
二、强化政策扶持 | 第42-43页 |
三、改革随迁子女居住地升学政策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对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资源配置加以倾斜 | 第44-46页 |
一、财政支持 | 第44页 |
二、师资分配 | 第44-45页 |
三、经费投入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放松户籍制打通异地中高考 | 第46-48页 |
一、放宽外来务工人于随迁子女的中高考政策 | 第46页 |
二、改革原有中高考户籍制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