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选题缘由 | 第11-13页 |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第13-14页 |
·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关于教科书评价的研究 | 第14-16页 |
·关于构建课程难度模型的研究 | 第16-19页 |
·教科书难度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20-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教科书 | 第23页 |
·地理教科书 | 第23-24页 |
·教科书难度 | 第24-25页 |
·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系统科学理论 | 第25页 |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第25-26页 |
·现代课程理论 | 第26-28页 |
第3章 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模型的构建 | 第28-46页 |
·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28-38页 |
·地理教科书的文本构成 | 第29-30页 |
·地理教科书的文本特性 | 第30-32页 |
·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 第32-37页 |
·确定地理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 | 第37-38页 |
·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指标的确定 | 第38-40页 |
·难度评估指标的初步确定 | 第38-39页 |
·难度指标的内容效度检验 | 第39-40页 |
·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5页 |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 第41页 |
·编制问卷 | 第41页 |
·权重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第4章 高中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的比较研究 | 第46-69页 |
·文本内容难度比较的结果分析 | 第46-52页 |
·内容广度难度的比较 | 第47-48页 |
·内容深度难度的比较 | 第48-52页 |
·文本组织难度比较的结果分析 | 第52-58页 |
·组织逻辑性难度的比较 | 第52-56页 |
·组织引导性难度的比较 | 第56-58页 |
·文本表征难度比较的结果分析 | 第58-66页 |
·文字表征难度的比较 | 第59-61页 |
·图像表征难度的比较 | 第61-64页 |
·图文表征难度的比较 | 第64-66页 |
·整体难度比较的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9-75页 |
·比较研究结论 | 第69-72页 |
·整体难度差异较大,影响因素多样 | 第69-70页 |
·内容难度较为接近,内容设置各具特色 | 第70页 |
·组织难度差异较小,组织安排较为相似 | 第70-71页 |
·表征难度差异明显,表征类型单一 | 第71-72页 |
·比较研究建议 | 第72-75页 |
·选择知识内容的精确性 | 第72页 |
·增强实践探究活动的可行性 | 第72-73页 |
·设置练习题难度水平的等级性 | 第73页 |
·提高教科书的引导性 | 第73-74页 |
·增强文字表述的对话性 | 第74页 |
·注重图像类型的多样性 | 第74页 |
·提高图文对应解释性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语 | 第75-76页 |
·主要结论 | 第75页 |
·不足之处 | 第75页 |
·前景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92页 |
附录A 地理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调查提纲 | 第81-82页 |
附录B 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指标内容效度调查量表 | 第82-83页 |
附录C 地理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指标体系 | 第83-88页 |
附录D 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标准、难度统计与合成方法 | 第88-92页 |
附录E 教科书的比值范围和难度等级范围划分表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