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空间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空间感是个体核心能力之一 | 第8页 |
·基础地理教育对地理空间格局觉察能力的要求 | 第8-9页 |
·心理学理论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 第10-11页 |
·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2 地理视觉感知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相关概念 | 第12页 |
·地理空间的概念 | 第12页 |
·地理空间视知觉的概念 | 第12页 |
·地理视觉感知研究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知觉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个体表象及表象转化理论 | 第13-15页 |
·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 第15-16页 |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教学理论 | 第16-17页 |
·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 | 第17-18页 |
·学习迁移理论 | 第18页 |
3 地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格局的视觉感知类型的划分 | 第18-32页 |
·按照地理区域空间要素的空间排列形状划分的分布格局 | 第19-22页 |
·按照地理区域空间要素的空间几何特征排列划分的分布格局 | 第22-24页 |
·按照地理区域空间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划分的分布格局 | 第24-32页 |
·种属(等级)关系的地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格局 | 第24-25页 |
·因果关系的地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格局 | 第25-26页 |
·矛盾关系的地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格局 | 第26-27页 |
·类比关系的地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格局 | 第27-28页 |
·流关系的地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格局 | 第28-29页 |
·控制关系的地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格局 | 第29-30页 |
·时间关系的地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格局 | 第30-31页 |
·数量关系的地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格局 | 第31-32页 |
·综合关系的地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格局 | 第32页 |
4 地理区域空间要素空间格局视觉感知能力的培养 | 第32-36页 |
·多角度认知地理区域空间要素空间分布格局的特征 | 第32-33页 |
·学会描述地理区域空间要素空间分布格局的特征 | 第33页 |
·探究相同位置条件下差异性分布格局的成因 | 第33-34页 |
·学会表述地理区域空间要素分布格局形成的内在机理 | 第34页 |
·认识地理分布格局的特定影响功能 | 第34-35页 |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理分布格局的演变 | 第35页 |
·针对某一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相似性迁移的引导 | 第35-36页 |
5 地理课堂中地理区域空间要素空间视觉感知能力的实证案例分析 | 第36-46页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 | 第36-46页 |
6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