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9页 |
| 一、绪论 | 第9-13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 (一) 国外关于“微学习”的研究 | 第13-15页 |
| (二) 国内关于“微学习”的研究 | 第15-22页 |
| (三) 以往研究的缺陷和不足 | 第22-25页 |
| 三、微学习的理论分析 | 第25-38页 |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5-32页 |
| (二) 微学习的运行系统 | 第32-35页 |
| (三) 微学习对传统课堂学习的促进机制 | 第35-38页 |
| 四、中学生微学习现状的调查 | 第38-47页 |
| (一) 研究工具的设计与检验 | 第38-40页 |
| (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实施 | 第40-41页 |
| (三) 研究结果的数据处理 | 第41-46页 |
| (四) 中学生微学习现状调查小结 | 第46-47页 |
| 五、中学生微学习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与归因 | 第47-51页 |
| (一) 中学生微学习现状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 (二) 中学生微学习现状调查的结果归因 | 第50-51页 |
| 六、微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结合的可行性与建议 | 第51-56页 |
| (一) 中学生微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 第51-53页 |
| (二) 中学生微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结合的建议 | 第53-56页 |
| 七、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附录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