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变化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以地理必修1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4页
0. 引言第14-24页
   ·选题背景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6页
     ·理论意义第14-15页
     ·实践意义第15-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1页
     ·研究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技术线路第22-24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技术路线第23-24页
1 理论基础第24-31页
   ·主体教育理论----优化转变之导向第24-25页
   ·自然地理科学理论----思维彰显之依据第25页
   ·教育心理学理论----意义建构之支点第25-28页
     ·认知主义理论第25-26页
     ·建构主义理论第26-27页
     ·人本主义理论第27-28页
     ·多元智力理论第28页
   ·教育传播理论----生本互动之路径第28-29页
   ·小结第29-31页
2 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变化影响学习方式转变的静态研究第31-44页
   ·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变化第31-42页
     ·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的纵向比较第31-35页
     ·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的横向比较第35-42页
   ·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影响学习方式的应然状态第42-43页
     ·由死记硬背到参与体验第42页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第42页
     ·由封闭单一到开放多元第42-43页
   ·小结第43-44页
3 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影响学习方式转变的动态研究第44-76页
   ·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影响学习方式的实证分析第44-72页
     ·视频分析第44-50页
     ·课堂观察第50-54页
     ·问卷调查第54-72页
   ·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影响学习方式转变的实然状态第72-75页
     ·转变进展第72-73页
     ·存在问题第73页
     ·影响因素第73-75页
   ·小结第75-76页
4. 高中地理教科书呈现方式变化影响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探究第76-87页
   ·教师的观念更新是前提第76-77页
     ·变"教"为"用",落实新的地理教材观第76页
     ·变"讲"为"导",践行新的地理教学观第76-77页
     ·变"客"为"主",树立新的生本学生观第77页
   ·教师的科学指导是保障第77-83页
     ·领悟编者之心,全面把握教材教学维度第77-78页
     ·倾注教者之心,精心设计指导使用方法第78-82页
     ·关注学者之心,合理确定地理学习目标第82-83页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关键第83-86页
     ·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取舍地理教科书内容第83页
     ·运用逻辑思维,分析理清地理教科书内容第83-84页
     ·掌握学习方法,灵活运用地理教科书内容第84页
     ·强化主体意识,驾驭开发地理教科书内容第84-85页
     ·树立科学考试观,拓展优化地理学习方式第85-86页
   ·小结第86-87页
5 结语第87-90页
   ·基本结论第87-88页
     ·文本研究,应然状态渐趋完满第87页
     ·例证考察,实然状态有喜有忧第87-88页
     ·综合分析,转变策略渐进推行第88页
   ·存在问题第88-89页
     ·样本偏小,研究数据误差难免第88页
     ·时间偏短,教学实验难以进行第88页
     ·能力所限,研究结果不够理想第88-89页
   ·前景展望第89-90页
     ·多维视角,拓宽地理研究主题第89页
     ·升华研究,建构地理学习模式第89页
     ·追求尽美,优化地理教材编制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95-96页
附录第96-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考制约中的高中语文教育的反思
下一篇:“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