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导论 | 第11-17页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高中数学“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模式概论 | 第17-23页 |
·高中数学“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模式的涵义 | 第17-18页 |
·高中数学“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18-23页 |
·“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的教学原则 | 第21页 |
·学案的设计与编制 | 第21-23页 |
3. “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实践的现状调查与统计 | 第23-30页 |
·调查目的 | 第23页 |
·调查设计 | 第23-24页 |
·调查的方法及对象 | 第24页 |
·调查的实施 | 第24页 |
·数据统计 | 第24-30页 |
·定量数据 | 第25-26页 |
·质性数据 | 第26-30页 |
4.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结论 | 第30-35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学案”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 第30-31页 |
·“学案”的内容 | 第31-32页 |
·“学案”的使用 | 第32-33页 |
·调查结论 | 第33-35页 |
·“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素养的提高 | 第33页 |
·“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第33-34页 |
·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学案”为依据,使思考更深入 | 第34页 |
·“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第34-35页 |
5. 思考与措施 | 第35-45页 |
·调查结果引起的思考 | 第35-37页 |
·实施“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任重而道远,集体备课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 第35页 |
·教师的数学素养还需不断加强 | 第35-36页 |
·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得到很大提高 | 第36页 |
·“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有所约束 | 第36页 |
·教学中没有完全有效地发挥“学案”的功能 | 第36-37页 |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第37页 |
·完善“教学合一学案式”教学的措施 | 第37-45页 |
·科学地分配学习小组 | 第37-38页 |
·“学案”的设计思路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 | 第38页 |
·“学案”的"课前预习导学"中增设相应的数学史知识 | 第38-41页 |
·学案中"问题"的设计,采纳"五何"问题设计方法 | 第41-45页 |
6. 结语 | 第45-48页 |
·研究的结果 | 第45-46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46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1 | 第50-52页 |
附录2 | 第52-53页 |
附录3 | 第53-54页 |
附录4 | 第54-55页 |
附录5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