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瓶颈交叉口识别及解决方案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交叉口瓶颈定义及其识别 | 第16-24页 |
·交通拥挤与交通瓶颈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交通拥挤的含义 | 第16页 |
·交通瓶颈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交通瓶颈识别 | 第17-21页 |
·固定交通瓶颈概念界定 | 第17页 |
·识别参数选取及量化分析 | 第17-21页 |
·固定瓶颈识别的判别标准 | 第21页 |
·动态瓶颈识别 | 第21-23页 |
·动态瓶颈的概念 | 第21-22页 |
·识别的主要参数 | 第22页 |
·路网动态瓶颈识别方法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瓶颈交叉口形成及扩散机理研究 | 第24-38页 |
·瓶颈交叉口形成原因简析 | 第24-26页 |
·瓶颈交叉口特性描述 | 第26-28页 |
·瓶颈交叉口的相关介绍 | 第26-27页 |
·瓶颈交叉口的运行机理 | 第27-28页 |
·交通瓶颈的扩散规律及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30页 |
·瓶颈路段车辆排队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分析 | 第30-34页 |
·仿真模拟 | 第34-37页 |
·通仿真三种排队类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数据分析及模型评价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瓶颈交叉口控制方法研究 | 第38-65页 |
·单点瓶颈控制方法 | 第38-49页 |
·需求优化控制 | 第38-44页 |
·等距调节需求优化控制方法 | 第39-41页 |
·相位权重及步距的确定 | 第41-44页 |
·瓶颈相关交叉口绿灯时间的分配 | 第44-45页 |
·供给优化控制 | 第45-46页 |
·等距调节供给优化控制方法 | 第46-48页 |
·等距调节供给优化算法的分类 | 第46-48页 |
·等距供给优化控制方法相位权重及步距的确定 | 第48页 |
·瓶颈交叉口的绿灯时间分配 | 第48-49页 |
·协调瓶颈交叉口控制方法 | 第49-59页 |
·控制区域的描述 | 第49-50页 |
·协调瓶颈控制的信号配时 | 第50-59页 |
·绿灯时间的优化 | 第50-51页 |
·相位差的优化方法 | 第51-53页 |
·过渡方案 | 第53-59页 |
·基于排队紧张系数的瓶颈交叉口信号配时 | 第59-63页 |
·排队紧张系数 | 第59-60页 |
·瓶颈交叉口在过饱和状态下的最佳周期时长 | 第60-61页 |
·绿灯时间的确定 | 第61-62页 |
·仿真验证 | 第62-63页 |
·交叉口数据 | 第62页 |
·传统配时方案与基于紧张系数配时方案的对比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论文总结 | 第65-66页 |
·论文进一步研究计划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