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和渗流耦合作用下粉煤灰土路基强度演变过程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4页 |
·路基土力学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路基土冻融循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渗流的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第2章 季冻区道路病害治理 | 第27-37页 |
·季冻区道路病害治理方法介绍 | 第27-33页 |
·季冻区道路病害治理原则 | 第27-28页 |
·季冻区道路病害治理方法 | 第28-33页 |
·粉煤灰在季冻区道路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及特点 | 第33-35页 |
·粉煤灰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 | 第33-35页 |
·粉煤灰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渗水系数的影响 | 第37-51页 |
·渗透原理概述 | 第37-42页 |
·渗流模型 | 第37-38页 |
·土的层流渗透定律 | 第38-39页 |
·土的渗透系数 | 第39-42页 |
·渗透试验过程介绍 | 第42-47页 |
·试验土样 | 第42-44页 |
·冻结和融化方法及时间的确定 | 第44页 |
·渗透试验方法 | 第44-47页 |
·渗水试验数据处理 | 第47-49页 |
·原始数据汇总 | 第47-48页 |
·渗水试验数据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冻融循环对粉煤灰土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51-61页 |
·路基土的动力参数特性 | 第51-54页 |
·动强度 | 第51-52页 |
·动弹性模量 | 第52-54页 |
·动三轴试验介绍 | 第54-5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冻融循环后粉煤灰土的动强度特性 | 第57-58页 |
·冻融循环后粉煤灰土的动模量特性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粉煤灰土冻融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61-75页 |
·一维损伤理论简介 | 第62-65页 |
·有效应力及损伤模量的定义 | 第62-64页 |
·应变等价原理介绍 | 第64-65页 |
·关于路基土已有损伤模型研究现状 | 第65-67页 |
·粉煤灰土的动强度冻融损伤模型 | 第67-70页 |
·动强度的冻融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动强度的冻融损伤模型的修正 | 第68-70页 |
·粉煤灰土的动模量冻融损伤模型 | 第70-73页 |
·动模量的冻融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70-71页 |
·动模量的冻融损伤模型的修正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