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HRM诊断的体系与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特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13-25页 |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13-18页 |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情况 | 第13-14页 |
·招聘渠道和甄选方式情况 | 第14-15页 |
·培训和开发情况 | 第15-16页 |
·绩效考核体系情况 | 第16-17页 |
·薪酬分配体系情况 | 第17-18页 |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分析 | 第18-20页 |
·人员结构问题分析 | 第18页 |
·人员选拔问题分析 | 第18-19页 |
·开发培训问题分析 | 第19页 |
·考核体系问题分析 | 第19-20页 |
·激励机制问题分析 | 第20页 |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 第20-22页 |
·国有企业体制陈旧 | 第21页 |
·领导者素质和管理水准亟待提高 | 第21页 |
·企业文化建设薄弱 | 第21-22页 |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2-25页 |
·领导变革意识不强 | 第22-23页 |
·选择诊断机构不当 | 第23页 |
·诊断方案全面性差 | 第23-24页 |
·反馈和跟踪不到位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理论与方法综述 | 第25-46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 | 第25-34页 |
·麦肯锡方法 | 第25-29页 |
·普华永道之路 | 第29-31页 |
·佐佑之道 | 第31-33页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心理学模型 | 第33-34页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特点 | 第34-35页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工作流程 | 第36-39页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准备工作 | 第37-38页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程序 | 第38-39页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主要方法 | 第39-43页 |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主要内容 | 第43-46页 |
·人力资源规划及组织架构诊断 | 第43页 |
·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诊断 | 第43-44页 |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诊断 | 第44页 |
·人力资源薪酬诊断 | 第44-45页 |
·员工教育培训诊断 | 第45页 |
·人际关系诊断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体系构建 | 第46-67页 |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流程构建 | 第46-49页 |
·确认诊断阶段 | 第46页 |
·诊断准备阶段 | 第46页 |
·主诊分析阶段 | 第46-49页 |
·实施改善阶段 | 第49页 |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体系构建 | 第49-67页 |
·人力资源规划及组织架构诊断体系与指标构建 | 第51-53页 |
·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诊断体系与指标构建 | 第53-57页 |
·绩效管理诊断体系与指标构建 | 第57-60页 |
·薪酬与激励诊断体系与指标构建 | 第60-62页 |
·员工教育培训诊断体系与指标构建 | 第62-64页 |
·人际关系诊断体系与指标构建 | 第64-67页 |
第五章 企业诊断案例 | 第67-89页 |
·案例背景 | 第67-74页 |
·前言 | 第67页 |
·诊断方式与方法 | 第67-68页 |
·调查诊断表汇总 | 第68-74页 |
·诊断问题分析 | 第74-80页 |
·A集团销售公司已具备的基础和条件 | 第74页 |
·A集团销售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 第74-80页 |
·问题产生原因 | 第80页 |
·建议解决方案 | 第80-87页 |
·员工素质的解决对策 | 第80页 |
·人员培训的解决对策 | 第80-82页 |
·绩效考核的解决对策 | 第82-84页 |
·人员招聘与选拔的解决对策 | 第84页 |
·薪酬激励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84-86页 |
·信息沟通的解决对策 | 第86-87页 |
·总结 | 第87-89页 |
结束语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5-96页 |
附录 B 人力资源规划与管理诊断表 | 第96-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