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Acknowledgements | 第9-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红楼梦》诗词曲赋概述 | 第11-12页 |
·真正的"文备众体" | 第11-12页 |
·诗词曲赋的作用 | 第12页 |
·《红楼梦》译本介绍及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红楼梦》诗词曲赋翻译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数量 | 第13-14页 |
·研究角度 | 第14页 |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从宏观角度看《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独特性 | 第15-19页 |
·诗无闲文,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 第15页 |
·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 第15-16页 |
·谶言式,暗含人物命运 | 第16-18页 |
·强烈的女性意识 | 第18-19页 |
第3章 从红楼梦诗词曲赋独特性视角比较霍克思译本和杨宪益译本的英译 | 第19-43页 |
·是否反映情节发展 | 第19-22页 |
·译文中的诗词是否按头制帽,各肖其口 | 第22-30页 |
·谶语的特点在各自译文的反映 | 第30-34页 |
·女性意识在各自译文中的反映 | 第34-43页 |
第4章 霍克思译本和杨宪益译本诗词曲赋英译各自采取的翻译策略和原则 | 第43-48页 |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 第43-44页 |
·原语主体的体现——语义翻译策略 | 第44-45页 |
·译语主体的体现——交际翻译策略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8-50页 |
注释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