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智能机器人论文

乒乓球机器人动力学分析与联合仿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乒乓球机器人第10页
   ·乒乓球机器人研究背景第10页
   ·乒乓球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0-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机器人仿真技术研究现状第15-17页
     ·机器人动力学与碰撞动力学仿真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机械-控制联合仿真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17-19页
     ·本文课题研究意义第17-18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18-19页
第2章 乒乓球机器人动力学分析第19-34页
   ·引言第19页
   ·乒乓球机器人动力学分析研究第19-25页
     ·机器人动力学研究基础第19-20页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分析第20-25页
   ·乒乓球机器人轨迹规划第25-28页
     ·轨迹规划理论第25-28页
     ·轨迹规划仿真第28页
   ·机器人动力学仿真与验证第28-33页
     ·混联 3-RPS+RP 乒乓球机器人动力学仿真第28-31页
     ·串联 6R 乒乓球机器人动力学仿真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乒乓球机器人击球环境分析第34-48页
   ·引言第34页
   ·三维虚拟击球环境第34-38页
     ·建立运动模型第34-35页
     ·碰撞问题第35-38页
   ·三维虚拟击球环境分析第38-43页
     ·击球环境实现思想与方法第38页
     ·击球环境实现内容第38-43页
   ·乒乓球机器人三维击球环境仿真第43-47页
     ·三维击球仿真环境创建第43-44页
     ·三维碰撞模型仿真失效与解决对策第44-46页
     ·三维击球环境仿真结果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乒乓球机器人控制系统仿真分析第48-62页
   ·引言第48页
   ·机器人控制系统第48-53页
     ·旋转伺服电机和直线伺服电机比较第48-49页
     ·伺服电机控制模型与控制策略第49-50页
     ·机器人伺服电机控制原理第50-53页
   ·机器人控制系统仿真第53-55页
     ·机器人伺服电机参数第53-54页
     ·机器人伺服电机控制模型第54-55页
     ·机器人伺服电机控制参数的初步确定第55页
   ·机器人关节控制系统参数优化第55-61页
     ·伺服系统电流环控制器参数优化第56页
     ·伺服系统速度环控制器参数优化第56-57页
     ·伺服系统位置环控制器参数优化第57-59页
     ·伺服系统控制系统仿真分析与评价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乒乓球机器人联合仿真分析第62-81页
   ·引言第62页
   ·机器人联合仿真介绍第62-64页
     ·联合仿真方式第62页
     ·联合仿真实现步骤第62-64页
     ·联合仿真类型第64页
   ·机械—控制联合仿真系统第64-74页
     ·联合仿真之机械系统与控制系统第64页
     ·机械—控制联合仿真系统第64-66页
     ·混联机器人仿真实例第66-74页
   ·乒乓球机器人虚拟对打仿真环境第74-77页
     ·乒乓球机械人虚拟对打模型第74-75页
     ·乒乓球机器人双机对打环境第75-76页
     ·乒乓球机器人双机对打场景仿真第76-77页
   ·乒乓球机器人性能评价与优化第77-80页
     ·乒乓球机器人控制性能第77页
     ·乒乓球机器人机械性能第77-78页
     ·乒乓球机器人优化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作者简介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面5R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和标定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图像识别的润滑油污染颗粒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