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会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3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二、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默会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 一、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 (一) 默会知识 | 第13页 |
| (二) 教师专业发展 | 第13-14页 |
| 二、默会知识综述 | 第14-16页 |
| (一) 默会知识的特征 | 第14页 |
| (二) 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 | 第14-15页 |
| (三) 默会知识的功用 | 第15-16页 |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简述 | 第16-21页 |
| (一) 教师的专业品质和素养 | 第16-18页 |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 | 第18-19页 |
| (三) 教师的类型及特征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默会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 一、默会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果 | 第21-24页 |
| (一) 默会知识与教师职前教育 | 第21-22页 |
| (二) 默会知识与教师职后教育 | 第22页 |
| (三) 默会知识与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 | 第22-24页 |
| 二、默会知识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中的问题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默会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运用 | 第25-31页 |
| 一、创设实践共同体的学习组织模式 | 第25-26页 |
| 二、尝试学徒制、认知学徒制的学习组织模式 | 第26-27页 |
| 三、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 第27-28页 |
| 四、促进个体默会知识的“流动” | 第28-31页 |
| (一) 反思 | 第28-29页 |
| (二) 讲故事 | 第29页 |
| (三) 交流 | 第29-30页 |
| (四) 模仿 | 第30-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