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

二战后美国农村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5页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11页
 四、概念界定第11-15页
  (一) 农村第11-12页
  (二) 辍学及其相关概念第12-15页
第一章 美国农村学生辍学问题的历史考察第15-24页
 一、二战前美国农村学生的辍学问题第15-20页
  (一) 建国以前第15-16页
  (二) 建国以后至19 世纪末第16-18页
  (三) 19 世纪末至二战前第18-20页
 二、二战后美国农村学生的辍学问题第20-24页
  (一) 农村学校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的强烈呼唤第20-21页
  (二) 农村学生辍学问题:战后美国学生辍学问题的重要构成第21-22页
  (三) 二战后美国农村学生的辍学状况及特点第22-24页
第二章 二战后美国农村学生辍学问题的归因分析第24-34页
 一、家庭因素第24-27页
  (一) 单亲家庭增多第24-25页
  (二) 社会经济地位低(Low 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SES)第25-26页
  (三) 父母受教育水平低第26页
  (四) 家庭流动性增强第26-27页
  (五) 少数民族家庭出身第27页
 二、学校因素第27-30页
  (一) 办学经费紧缺第27-28页
  (二) 学校规模争议激烈第28-29页
  (三) 农村师资状况欠佳第29页
  (四) 教育改革与农村文化冲突第29-30页
 三、学生个体因素第30-32页
  (一) 消极的自我概念第30-31页
  (二) 不良行为第31-32页
 四、社会因素第32-34页
  (一) 经济贫困第32页
  (二) 社会人力资源匮乏第32-33页
  (三) 城市问题冲击农村第33-34页
第三章 二战后美国农村学生辍学问题的应对策略及其启示第34-48页
 一、二战后美国农村学生辍学问题的应对策略第34-43页
  (一) 强化政府职能第34-38页
  (二) 发挥学校自身优势第38-41页
  (三) 合理实施相关计划和项目第41-43页
 二、对我国农村学生辍学问题的启示第43-48页
  (一) 政府保障农村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机会第43-44页
  (二) 因地制宜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第44-45页
  (三) 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农村社会资源第45-46页
  (四) 加强学校、家长、社区间的合作第46-47页
  (五) 增强对农村学生教育的针对性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后记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师职业压力、自我效能与职业紧张的关系研究:教师集体效能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默会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