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1.2.1 安全行为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1.2.2 计划行为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1.3.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 2.1 计划行为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 第15-17页 |
| 2.1.1 计划行为理论的诞生 | 第15-16页 |
| 2.1.2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 | 第16-17页 |
| 2.2 社会认知理论 | 第17-19页 |
| 2.3 自我效能理论 | 第19-21页 |
| 第3章 建筑工人安全行为意向形成机制模型构建 | 第21-27页 |
| 3.1 安全态度 | 第21页 |
| 3.2 主观规范 | 第21-22页 |
| 3.3 心理资本 | 第22-25页 |
| 3.3.1 心理资本与安全行为 | 第23-24页 |
| 3.3.2 心理资本与安全态度 | 第24-25页 |
| 3.4 过去行为 | 第25-26页 |
| 3.5 研究模型 | 第26-27页 |
| 第4章 建筑工人安全行为意向形成机制实证研究 | 第27-39页 |
| 4.1 问卷设计 | 第27-31页 |
| 4.1.1 因变量测量 | 第27-28页 |
| 4.1.2 自变量测量 | 第28-30页 |
| 4.1.3 控制变量测量 | 第30-31页 |
| 4.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31-32页 |
| 4.3 数据质量检验 | 第32-39页 |
| 4.3.1 信度检验 | 第32-34页 |
| 4.3.2 效度检验 | 第34-39页 |
| 第5章 建筑工人安全行为意向形成机制模型检验 | 第39-61页 |
| 5.1 变量相关关系分析 | 第39-41页 |
| 5.2 变量回归分析检验 | 第41-51页 |
| 5.2.1 安全态度对安全行为的影响 | 第41-43页 |
| 5.2.2 主观规范对安全行为的影响 | 第43-44页 |
| 5.2.3 心理资本对安全行为的影响 | 第44-48页 |
| 5.2.4 心理资本对安全态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 5.3 中介效应检验 | 第51-61页 |
| 5.3.1 安全态度在过去行为与安全行为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52-53页 |
| 5.3.2 心理资本在过去行为与安全行为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53-61页 |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61-67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61-63页 |
| 6.2 研究启示与建议 | 第63-64页 |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64-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7页 |
| 附录 | 第77-81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