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语文教学论文--教学法论文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中的应用研究--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8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的目的第9-10页
        1.1.3 研究的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3页
    1.3 研究依据第13-16页
        1.3.1 理论依据第13-15页
        1.3.2 现实依据第15-16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二章 高职英语教学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第18-33页
    2.1 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种主要模型第18-20页
        2.1.1 Khan的八角框架模型第18页
        2.1.2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研究所模型第18-19页
        2.1.3 ASSURE模型第19页
        2.1.4 ADDIE模型第19-20页
    2.2 基于ADDIE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第20-33页
        2.2.1 分析阶段第20-26页
        2.2.2 设计阶段第26-28页
        2.2.3 开发阶段第28-31页
        2.2.4 实施阶段第31页
        2.2.5 评价阶段第31-33页
第三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第33-38页
    3.1 教学准备阶段第33-34页
        3.1.1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确定第33页
        3.1.2 混合式学习环境的构建第33-34页
    3.2 教学实施阶段第34-37页
        3.2.1 课前阶段第34-35页
        3.2.2 课中阶段第35-36页
        3.2.3 课后阶段第36-37页
    3.3 教学评价阶段第37-38页
第四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结果第38-49页
    4.1 学生学习效果第38-41页
        4.1.1 实施前后学生成绩对比第38页
        4.1.2 实施前后学生自我评价对比第38-41页
    4.2 教师教学效果第41-44页
        4.2.1 英语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第41-43页
        4.2.2 教学效果访谈结果第43-44页
    4.3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中发现的问题第44-46页
        4.3.1 学生层面第44-45页
        4.3.2 教师层面第45页
        4.3.3 教学平台层面第45-46页
    4.4 问题的解决方案第46-49页
        4.4.1 改变学生的思想,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律性第46页
        4.4.2 加强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出台配套政策激励教师积极性第46页
        4.4.3 优化教学策略第46-47页
        4.4.4 优化教学内容第47页
        4.4.5 完善教学平台第47-49页
第五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第49-52页
    5.1 研究的成果第49-50页
        5.1.1 完成了高职英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第49页
        5.1.2 通过实践,验证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第49-50页
        5.1.3 通过实践,发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第50页
    5.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日语专业商贸课程情境化教学实验研究--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下一篇:英汉交替传译中听辨问题研究--以ENCY系列讲座彼得·蒂尔座谈会上海分会场模拟会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