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1 苔干莴苣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1.1 苔干莴苣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 | 第11页 |
1.1.2 莴苣的营养与功效 | 第11页 |
1.1.3 苔干莴苣的应用价值 | 第11-12页 |
1.2 植物多糖的研究概况 | 第12-18页 |
1.2.1 植物多糖的来源及分类 | 第12页 |
1.2.2 植物多糖的提取及纯化 | 第12-15页 |
1.2.3 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5-18页 |
2 引言 | 第18-19页 |
2.1 立题依据 | 第18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3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3.2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3.3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20-30页 |
3.4.1 原料前处理 | 第20-21页 |
3.4.2 多糖的提取 | 第21页 |
3.4.3 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21页 |
3.4.4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 第21-23页 |
3.4.5 莴苣多糖分离纯化 | 第23-24页 |
3.4.6 莴苣多糖理化性质及结构初步分析 | 第24-27页 |
3.4.7 莴苣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27-29页 |
3.4.8 莴苣多糖细胞免疫活性研究 | 第29-30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30-53页 |
4.1 提取温度对莴苣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4.2 提取时间对莴苣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1页 |
4.3 提取液料比对莴苣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4.4 响应面法优化莴苣多糖提取条件 | 第32-35页 |
4.5 莴苣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35-36页 |
4.5.1 莴苣多糖DEAE-SepharoseFastFlow柱初步分离 | 第35-36页 |
4.5.2 莴苣多糖的初步分离组分琼脂糖凝胶6FF柱进一步分离 | 第36页 |
4.6 莴苣多糖的理化性质的初步分析 | 第36-45页 |
4.6.1 莴苣多糖纯度及相对分子量 | 第36-37页 |
4.6.2 莴苣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单糖组成 | 第37-40页 |
4.6.3 多糖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 第40页 |
4.6.4 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40-41页 |
4.6.5 多糖中硫酸基质含量的测定 | 第41-42页 |
4.6.6 多糖红外光谱 | 第42-43页 |
4.6.7 多糖紫外光谱 | 第43页 |
4.6.8 刚果红实验 | 第43-44页 |
4.6.9 莴苣多糖精细结构观察 | 第44-45页 |
4.7 莴苣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5-48页 |
4.7.1 莴苣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 | 第45-46页 |
4.7.2 莴苣多糖清除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 | 第46页 |
4.7.3 莴苣多糖清除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 | 第46-47页 |
4.7.4 莴苣多糖金属离子螯合能力 | 第47页 |
4.7.5 莴苣多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 | 第47-48页 |
4.8 莴苣多糖细胞免疫活性研究 | 第48-53页 |
4.8.1 莴苣多糖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8-50页 |
4.8.2 莴苣多糖对RAW264.7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 第50页 |
4.8.3 莴苣多糖对RAW264.7细胞释放NO产量的影响 | 第50-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