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籽粕中茶皂素的微波辅助提取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前言 | 第11-12页 |
1.2 茶皂素的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2.1 茶皂素的化学结构 | 第12-13页 |
1.2.2 茶皂素的理化性质 | 第13页 |
1.2.3 茶皂素的表面性能 | 第13页 |
1.2.4 茶皂素的生物活性 | 第13-14页 |
1.2.5 茶皂素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6 茶皂素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7 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技术 | 第18-19页 |
1.2.8 洗发香波的诉求 | 第19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3.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茶叶籽粕中茶皂素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 第21-36页 |
2.1 前言 | 第21页 |
2.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2.3.1 提取工艺流程 | 第22-23页 |
2.3.2 茶皂素得率的测定 | 第23页 |
2.3.3 单因素实验 | 第23-24页 |
2.3.4 响应面优化实验 | 第24-25页 |
2.3.5 茶皂素的纯化 | 第2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5-35页 |
2.4.1 茶皂素标准曲线 | 第25-26页 |
2.4.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26-30页 |
2.4.3 响应面优化试验 | 第30-31页 |
2.4.4 响应面分析 | 第31-34页 |
2.4.5 工艺条件的优化、验证及对比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茶皂素的表面性能研究 | 第36-48页 |
3.1 前言 | 第36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6-37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3.3.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37页 |
3.3.2 泡沫性能的测定 | 第37-38页 |
3.3.3 乳化性能测定 | 第38页 |
3.3.4 润湿性能测定 | 第38页 |
3.3.5 增溶性能测定 | 第38-39页 |
3.3.6 生物降解性能的测定 | 第39-40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3.4.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3.4.2 质谱分析 | 第41-43页 |
3.4.3 茶皂素的表面性能 | 第43-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茶皂素对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 | 第48-61页 |
4.1 前言 | 第48页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8-49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48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4.3.1 茶皂素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 第49页 |
4.3.2 离子强度对茶皂素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3 温度对茶皂素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 第50页 |
4.3.4 菲和萘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0页 |
4.3.5 茶皂素对菲和萘的增溶实验 | 第50页 |
4.3.6 离子强度对茶皂素增溶菲和萘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7 温度对茶皂素增溶菲和萘的影响 | 第51页 |
4.3.8 土壤样品的制备 | 第51页 |
4.3.9 茶皂素的吸附实验 | 第51-52页 |
4.3.10 洗脱实验 | 第52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4.4.1 离子强度对皂素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2 温度对茶皂素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 | 第53页 |
4.4.3 菲和萘标准曲线 | 第53-54页 |
4.4.4 茶皂素对菲和萘的增溶作用 | 第54-55页 |
4.4.5 离子强度对茶皂素增溶菲和萘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6 温度对茶皂素增溶菲和萘的影响 | 第56-57页 |
4.4.7 吸附实验结果 | 第57-58页 |
4.4.8 洗脱实验结果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洗发香波的配制研究 | 第61-75页 |
5.1 前言 | 第61页 |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1-62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61-62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62-68页 |
5.3.0 洗发液配制原则 | 第62-63页 |
5.3.1 洗发香波配制方法 | 第63-64页 |
5.3.2 泡沫性能和去污力的测定 | 第64-65页 |
5.3.3 正交试验 | 第65页 |
5.3.4 梳理性测试 | 第65-66页 |
5.3.5 头发强韧度的测试 | 第66-67页 |
5.3.6 洗发香波的感官评估 | 第67-68页 |
5.3.7 洗发香波评价 | 第68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68-74页 |
5.4.1 表面活性剂的泡沫和去污性能 | 第68-69页 |
5.4.2 正交试验结果 | 第69-71页 |
5.4.3 洗发香波的干湿梳理性 | 第71-72页 |
5.4.4 头发强韧度测试结果 | 第72页 |
5.4.5 感官性能评价 | 第72-73页 |
5.4.6 洗发香波理化指标 | 第73-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