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页 |
РЕФЕРАТ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语言定型理论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人体词“眼、耳”熟语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12页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页 |
注释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一、语言定型理论 | 第13-14页 |
(一)定型理论概述 | 第13页 |
(二)语言定型理论概述 | 第13-14页 |
二、熟语理论 | 第14-17页 |
(一)熟语溯源 | 第15页 |
(二)熟语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三)熟语范围的界定 | 第16-17页 |
三、语言世界图景理论 | 第17-19页 |
(一)语言世界图景概论 | 第17-18页 |
(二)语言世界图景与人类中心论的关系 | 第18页 |
(三)语言世界图景与语言定型的关系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页 |
注释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俄汉“глаз/眼”熟语语言定型对比分析 | 第21-45页 |
一、“глаз/眼”的同义词词群 | 第21-22页 |
二、“глаз/眼”的词源探析和词典释义 | 第22-25页 |
三、“глаз/眼”的语言定型 | 第25-42页 |
(一)人物情貌定型 | 第26-29页 |
(二)言语行为定型 | 第29-35页 |
(三)心理情感定型 | 第35-37页 |
(四)品性才智定型 | 第37-40页 |
(五)社会自然定型 | 第40-42页 |
四、“глаз/眼”的语言定型特点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页 |
注释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俄汉“ухо/耳”熟语语言定型对比分析 | 第45-56页 |
一、“ухо/耳”的同义词词群 | 第45页 |
二、“ухо/耳”的词源探析和词典释义 | 第45-47页 |
三、“ухо/耳”的语言定型 | 第47-54页 |
(一)人物情貌定型 | 第47-49页 |
(二)言语行为定型 | 第49-52页 |
(三)心理情感定型 | 第52-53页 |
(四)品性才智定型 | 第53-54页 |
(五)社会定型 | 第54页 |
四、“ухо/耳”的语言定型特点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页 |
注释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俄汉“眼、耳”语言定型折射出的民族观念及语言定型异同阐释 | 第56-62页 |
一、俄汉“眼、耳”语言定型折射出的民族观念 | 第56-58页 |
(一)价值观 | 第56-57页 |
(二)审美观 | 第57-58页 |
(三)情感观 | 第58页 |
二、俄汉“眼、耳”语言定型异同的原因 | 第58-60页 |
(一)语言定型相似的原因 | 第58-59页 |
(二)语言定型相异的原因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注释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