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页 |
РЕФЕРАТ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一)义素分析法 | 第13页 |
(二)实例分析法 | 第13页 |
(三)对比分析法 | 第13页 |
(四)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法 | 第13页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选题及研究视角创新 | 第13-14页 |
(二)研究内容创新 | 第14页 |
(三)语料创新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页 |
注释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的界定与分类 | 第15-32页 |
一、义素分析理论 | 第15-16页 |
二、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的界定 | 第16-17页 |
三、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的分类 | 第17-29页 |
(一)俄语腿部动作动词的分类 | 第19-20页 |
(二)汉语腿部动作动词的分类 | 第20-22页 |
(三)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的义素分析 | 第22-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注释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隐喻映射的对比分析 | 第32-54页 |
一、隐喻映射的相关理论 | 第32-33页 |
二、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隐喻映射异同 | 第33-51页 |
(一)俄语表“идти 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33-37页 |
(二)汉语表“走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37-41页 |
(三)俄语表“прыгать 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41-42页 |
(四)汉语表“跳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42-45页 |
(五)俄语表“топтать 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45页 |
(六)汉语表“踩、踏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45-47页 |
(七)俄语表“стоять 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47-50页 |
(八)汉语表“站立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50-51页 |
三、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隐喻映射目标域的异同分析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页 |
注释 | 第52-54页 |
第四章 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隐喻机制的对比分析 | 第54-64页 |
一、隐喻机制的相关问题 | 第54页 |
二、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隐喻机制异同 | 第54-58页 |
(一)俄语表“идти 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 | 第54-55页 |
(二)汉语表“走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 | 第55-56页 |
(三)俄语表“прыгать 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 | 第56页 |
(四)汉语表“跳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 | 第56-57页 |
(五)俄语表“топтать 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 | 第57页 |
(六)汉语表“踩、踏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 | 第57页 |
(七)俄语表“стоять 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 | 第57-58页 |
(八)汉语表“站立义”动作动词的隐喻机制分析 | 第58页 |
三、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隐喻机制异同的原因 | 第58-62页 |
(一)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隐喻机制相同的原因 | 第58-60页 |
(二)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隐喻机制相异的原因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注释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