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过山腔”音乐文化传承研究--以广西那坡县五所中学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0-17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一)研究缘起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研究对象第13-15页
        (一)“过山腔”第13-14页
        (二)课程第14-15页
        (三)学生第15页
        (四)教师第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17页
        (一)田野调查法第15页
        (二)文献研究法第15页
        (三)问卷调查法第15-16页
        (四)访谈法第16-17页
第一章 “过山腔”音乐文化概述第17-28页
    一、“过山腔”起源第17页
    二、“过山腔”音乐艺术形态分析第17-28页
        (一)唱词分析第18-19页
        (二)旋律与节奏分析第19-21页
        (三)演唱分析第21-28页
第二章 “过山腔”音乐文化发展与教育价值体现第28-31页
    一、“过山腔”音乐文化的发展第28-29页
        (一)纵向发展第28页
        (二)横向发展第28-29页
    二、“过山腔”音乐文化的教育价值第29-31页
        (一)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第29-30页
        (二)丰富中学生知识内涵第30页
        (三)增强中学生道德观念第30-31页
第三章 “过山腔”在那坡县五所中学音乐教育中的现状调查第31-43页
    一、音乐课程设置调查分析第31-32页
        (一)各学校学生人数、音乐教师数量情况表第31页
        (二)各学校音乐课程设置调查分析第31-32页
    二、问卷与访谈分析第32-40页
        (一)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第32-38页
        (二)教师访谈调查分析第38-40页
    三、“过山腔”音乐文化在中学教育中的问题总结第40-43页
        (一)课程设置偏少第41页
        (二)课堂设备不足第41页
        (三)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第41-42页
        (四)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第42页
        (五)教学模式陈旧第42页
        (六)学校支持力度较小第42-43页
第四章 “过山腔”音乐文化教育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第43-51页
    一、软实力促进“过山腔”音乐文化传承质量第44-48页
        (一)学校加强支持力度第44页
        (二)提高教师思想和能力第44-45页
        (三)增加课程设置第45-46页
        (四)发挥学生独立思维第46页
        (五)抓主干教育第46-47页
        (六)引导分析性思考第47页
        (七)灵活运用政策文件第47-48页
        (八)加强艺术实践第48页
    二、硬实力提高“过山腔”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第48-51页
        (一)完善课堂设备第48页
        (二)挖掘研发校本教材第48-49页
        (三)多媒体软件运用第49页
        (四)增加乐器使用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一 那坡地区部分初级中学学生问卷调查第55-57页
附录二 那坡壮族民歌“过山腔”活动分布图(1):第57-58页
附录三:调查图片第58-63页
附录四:各学校音乐课程设置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与新加坡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下一篇:培养高中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化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