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2-19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国内研究情况 | 第12-15页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2.访谈研究法 | 第17-18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理论意义 | 第18页 |
2.实践意义 | 第18-19页 |
一、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概述 | 第19-25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1.教学反思 | 第19页 |
2.历史教学反思 | 第19-20页 |
(二)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类型 | 第20-22页 |
1.课前反思 | 第20-21页 |
2.课中反思 | 第21页 |
3.课后反思 | 第21-22页 |
(三)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 | 第22-25页 |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 第22-23页 |
2.对教学对象的反思 | 第23页 |
3.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 第23-24页 |
4.对教学评价的反思 | 第24-25页 |
二、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 第25-32页 |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偏重考试要求 | 第25-27页 |
1.过于注重成绩,忽视教学目标中情感价值 | 第26页 |
2.对教学目标反思实施效果差 | 第26-27页 |
(二)对教学对象的反思认识不足 | 第27-28页 |
1.针对高一学生的阶段性特点考虑不周 | 第27-28页 |
2.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区分度差 | 第28页 |
(三)对教学策略的缺乏深度思考 | 第28-30页 |
1.教师对教学策略理解存在不足 | 第29页 |
2.教师教学方法的选取方式较少 | 第29-30页 |
(四)对教学评价的反思不足 | 第30-32页 |
1.教学评价的反思缺乏连续性 | 第30-31页 |
2.教学评价的反思缺乏总结性 | 第31-32页 |
三、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一)对教学目标的解读不深 | 第32-33页 |
1.教学内容解读不足 | 第32-33页 |
2.教学过程手段单一 | 第33页 |
(二)历史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 第33-34页 |
1.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 第34页 |
2.与学生联系不够紧密 | 第34页 |
(三)历史教师教学策略理论与实践不足 | 第34-35页 |
1.历史教师教学策略理论研究不足 | 第35页 |
2.历史教师教学实践不足 | 第35页 |
(四)历史教师对教学评价反思的理解存在误区 | 第35-37页 |
1.教学评价种类偏重诊断性及总结性 | 第36页 |
2.教学评价缺乏发展性原则 | 第36-37页 |
四、改进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对策 | 第37-42页 |
(一)把教学目标的教学反思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结合起来 | 第37-38页 |
1.加强对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反思 | 第37页 |
2.加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反思 | 第37-38页 |
(二)加强对高中生身心特点和学法研究 | 第38-39页 |
1.注重区分不同学年学生的特点 | 第38-39页 |
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 第39页 |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 第39-40页 |
1.加强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理论学习 | 第40页 |
2.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 | 第40页 |
(四)多种形式的开展教学反思 | 第40-42页 |
1.加强教学评价的反思连续性 | 第40-41页 |
2.加强教学评价的反思总结性 | 第41页 |
3.注重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的自我总结及合作总结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访谈提纲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