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反式脂肪酸 | 第10-14页 |
1.2.1 反式脂肪酸的来源 | 第10-11页 |
1.2.1.1 食用油的氢化 | 第10-11页 |
1.2.1.2 油脂的精炼和高温处理 | 第11页 |
1.2.1.3 反刍动物来源 | 第11页 |
1.2.2 加工来源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 第11-13页 |
1.2.2.1 心血管疾病 | 第11页 |
1.2.2.2 Ⅱ型糖尿病 | 第11-12页 |
1.2.2.3 婴幼儿及青少年生长发育 | 第12页 |
1.2.2.4 肥胖 | 第12页 |
1.2.2.5 其他危害 | 第12-13页 |
1.2.3 加工来源反式脂肪酸的作用机制 | 第13-14页 |
1.2.3.1 加工来源反式脂肪酸与血脂 | 第13页 |
1.2.3.2 加工来源反式脂肪酸与内皮细胞功能 | 第13页 |
1.2.3.3 加工来源反式脂肪酸与炎症因子 | 第13-14页 |
1.2.3.4 加工来源反式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 | 第14页 |
1.2.4 反刍动物来源反式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 第14页 |
1.3 肥胖与成脂分化 | 第14-18页 |
1.3.1 成脂分化的一般过程 | 第15-16页 |
1.3.1.1 生长停滞阶段 | 第15页 |
1.3.1.2 克隆扩增阶段 | 第15页 |
1.3.1.3 早期分化相关基因表达阶段 | 第15-16页 |
1.3.1.4 晚期分化阶段 | 第16页 |
1.3.2 成脂分化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 第16页 |
1.3.3 脂肪干细胞(ADSCs) | 第16-17页 |
1.3.3.1 ADSCs的分离 | 第17页 |
1.3.3.2 ADSCs的培养 | 第17页 |
1.3.3.3 ADSCs的鉴定 | 第17页 |
1.3.4 成脂分化程度的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1.3.4.1 油红O染色法 | 第17-18页 |
1.3.4.2 甘油三酯测定法 | 第18页 |
1.3.4.3 GPDH酶测定法 | 第18页 |
1.3.4.4 荧光染色法 | 第18页 |
1.3.4.5 其他方法 | 第18页 |
1.4 选题意义 | 第18-19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3页 |
2.1.1 C57/BL6J小鼠 | 第20页 |
2.1.2 材料 | 第20-22页 |
2.1.3 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2 试剂配制 | 第23-25页 |
2.2.1 脂肪酸 | 第23页 |
2.2.2 磷酸盐缓冲液(PBS) | 第23页 |
2.2.3 100×双抗(P/S) | 第23页 |
2.2.4 脂肪干细胞培养基 | 第23页 |
2.2.5 脂肪干细胞冻存液 | 第23页 |
2.2.6 胰蛋白酶(0.25%) | 第23页 |
2.2.7 Ⅰ型胶原酶(0.1%) | 第23-24页 |
2.2.8 噻唑蓝(MTT) | 第24页 |
2.2.9 油红O染液 | 第24页 |
2.2.10 茜素红染液 | 第24页 |
2.2.11 苏木精染液 | 第24页 |
2.2.12 10%中性甲醛 | 第24页 |
2.2.13 成脂诱导培养基(ADM) | 第24-25页 |
2.2.14 成骨诱导培养基 | 第25页 |
2.2.15 SDS电泳缓冲液(10×) | 第25页 |
2.2.16 转印缓冲液(10×) | 第25页 |
2.2.17 过硫酸铵(10%) | 第25页 |
2.2.18 PBST缓冲液 | 第25页 |
2.2.19 封闭液(5%脱脂奶粉) | 第25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5-32页 |
2.3.1 脂肪干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25-26页 |
2.3.2 脂肪干细胞的传代培养 | 第26页 |
2.3.3 脂肪干细胞的计数 | 第26页 |
2.3.4 脂肪干细胞的冻存 | 第26-27页 |
2.3.5 脂肪干细胞的复苏 | 第27页 |
2.3.6 脂肪干细胞的成脂诱导 | 第27页 |
2.3.6.1 细胞中脂滴的染色 | 第27页 |
2.3.7 脂肪干细胞的成骨诱导 | 第27-28页 |
2.3.7.1 细胞中钙结节的染色 | 第27-28页 |
2.3.7.2 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染色(ALP染色) | 第28页 |
2.3.8 脂肪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鉴定 | 第28页 |
2.3.9 脂肪酸浓度筛选 | 第28页 |
2.3.10 脂肪酸干预脂肪干细胞成脂分化 | 第28页 |
2.3.11 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分化程度 | 第28-29页 |
2.3.12 胞内甘油三酯测定鉴定细胞分化程度 | 第29页 |
2.3.13 BCA法测定细胞总蛋白 | 第29页 |
2.3.14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 第29-31页 |
2.3.14.1 细胞总蛋白提取 | 第29-30页 |
2.3.14.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0页 |
2.3.14.3 电转印(半干式) | 第30页 |
2.3.14.4 免疫反应 | 第30页 |
2.3.14.5 增强化学发光显影 | 第30-31页 |
2.3.15 细胞免疫荧光 | 第31页 |
2.3.16 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2-47页 |
3.1 脂肪干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 | 第32-35页 |
3.1.1 形态学观察 | 第32页 |
3.1.2 多向分化潜能分析 | 第32-33页 |
3.1.3 表面抗原标志鉴定 | 第33-35页 |
3.2 反油酸和反异油酸对脂肪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 第35-39页 |
3.2.1 脂肪酸浓度筛选 | 第35-36页 |
3.2.2 油红O染色观察反油酸和反异油酸对脂肪干细胞脂滴形成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3 甘油三酯测定法分析反油酸和反异油酸对脂肪干细胞脂滴积累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 反油酸和反异油酸促进脂肪干细胞成脂分化的机制探讨 | 第39-45页 |
3.3.1 反油酸和反异油酸对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 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2 反油酸和反异油酸对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胞浆和胞核中 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3 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剂拮抗反油酸和反异油酸的促进ADSCs成脂分化作用 | 第41-45页 |
3.3.3.1 油红O染色法观察Li Cl拮抗反式脂肪酸对细胞脂滴形成的促进作用 | 第41页 |
3.3.3.2 甘油三酯测定法分析Li Cl拮抗反式脂肪酸对细胞甘油三酯积累的促进作用 | 第41-43页 |
3.3.3.3 Li Cl抑制三种脂肪酸对细胞 β-catenin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 | 第43-45页 |
3.4 讨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