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作曲理论论文

穆索尔斯基两组声乐套曲悲剧性特征探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15页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第11-12页
    二、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第一章 穆索尔斯基与两组声乐套曲概述第15-23页
    第一节 穆索尔斯基生平和创作历程第15-21页
        一、穆索尔斯基生平简介第15-17页
        二、穆索尔斯基创作阶段第17-21页
            (一)1856-1864 年圣彼得堡青涩的学艺期第17-18页
            (二)1865-1874 年创作的成熟和巅峰期第18-20页
            (三)1875-1881 年创作的衰退期第20-21页
    第二节 两组声乐套曲的创作第21-23页
        一、《死之歌舞》与哈特曼之死第21-22页
        二、与诗人库图佐夫默契合作的《暗无天日》第22-23页
第二章 穆索尔斯基两组声乐套曲的悲剧性呈现第23-63页
    第一节 两组套曲音乐结构第23-33页
        一、单乐段第23-24页
            (一)《暗无天日》第一首《四壁之间》第23-24页
            (二)《暗无天日》第二首《你在人群中没发现我》第24页
        二、单二部曲式第24-25页
            (一)《暗无天日》第六首《在河上》第24-25页
        三、单三部曲式第25-30页
            (一)《暗无天日》第五首《悲歌》第25-27页
            (二)《暗无天日》第三首《狂欢的节日已结束》第27-28页
            (三)《暗无天日》第四首《相思》第28页
            (四)《死之歌舞》第一首《摇篮曲》第28-30页
        四、复二部曲式第30-31页
            (一)《死之歌舞》第二首《小夜曲》第30-31页
        五、复三部曲式第31-33页
            (一)《死之歌舞》第三首《特莱帕克舞》第31-32页
            (二)《死之歌舞》第四首《统帅》第32-33页
    第二节 悲剧性音乐语言分析第33-63页
        一、题材倾向第33-35页
            (一)阴森的死亡性第33-34页
            (二)绝望的痛苦性第34-35页
        二、旋律特征第35-41页
            (一)二度音程表达悲伤感第35-38页
            (二)级进音程加大跳造成冲突感第38-39页
            (三)朗诵性旋律音调渲染悲痛感第39-40页
            (四)单调的音符时值传达落寞感第40-41页
        三、和声技法第41-54页
            (一)变和弦加深沉重感第41-45页
            (二)复合和弦制造紧张情绪第45-47页
            (三)省略音和弦传递悲伤感第47-48页
            (四)特殊终止式渲染情绪第48-49页
            (五)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形成鲜明的情绪对比第49-51页
            (六)同主音调式混合烘托忧伤情绪第51-54页
        四、节奏特征第54-57页
            (一)三连音推动情绪发展第54-55页
            (二)变换节拍制造紧张感第55-57页
        五、钢琴伴奏第57-63页
            (一)柱式和弦加深沉重感第57-59页
            (二)震音伴奏音型烘托气氛第59-61页
            (三)固定音型表现特定情绪第61-63页
第三章 穆索尔斯基两组声乐套曲中悲剧性根源第63-75页
    第一节 外在缘由第63-68页
        一、俄罗斯社会的动荡不定第63-65页
        二、俄罗斯民族的伤感性格特质第65-66页
        三、文化专制的荼害第66-68页
    第二节 内在缘由第68-75页
        一、命途多舛的人生境遇第68-72页
            (一)后半生生活潦倒困苦第68-70页
            (二)长期酗酒成性第70-71页
            (三)创作不被认可的苦闷第71-72页
        二、穆索尔斯基矛盾双重性格的影响第72-75页
            (一)孤高的自傲第72-74页
            (二)过分的自卑第74-75页
第四章 穆索尔斯基的艺术观与音乐中的悲剧性思索第75-84页
    第一节 穆索尔斯基的艺术观第75-78页
        一、以现实主义为主导,融合抒情性的创作观念第75-76页
        二、过程性原则与非前定性原则第76-77页
        三、艺术是与人交谈的手段第77-78页
    第二节 穆索尔斯基音乐中的悲剧性思索第78-84页
        一、悲剧与悲剧性理论第78-79页
        二、悲剧性情愫——穆索尔斯基的死亡情结第79-81页
        三、两组作品中的悲剧性审美特征第81-84页
            (一)冲突性第81-82页
            (二)忧郁性第82-84页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穆索尔斯基作品目录第89-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97页
附件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力分配模式理论视域下的会谈口译实践报告--以国际旅游节会谈口译为例
下一篇:成长主题插画研究及绘本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