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一)新课程改革对地理实验教学非常重视 | 第11页 |
(二)实验教学法具有其他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 第11-12页 |
(三)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实施情况不容乐观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文献法 | 第13页 |
(二)实验法 | 第13页 |
(三)问卷调查法 | 第13-14页 |
(四)数据统计分析法 | 第14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一、地理实验教学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一)实验的含义 | 第17页 |
(二)地理实验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二、地理实验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页 |
(二)情境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第19页 |
(四)地理学习理论 | 第1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内容分析 | 第23-33页 |
一、初中地理实验分类 | 第23-24页 |
(一)绘制地图类实验 | 第23页 |
(二)制作地理模型类地理实验 | 第23页 |
(三)演示类实验 | 第23页 |
(四)观察、测量、调查类实验 | 第23-24页 |
二、教材中实验教学内容归类 | 第24-27页 |
(一)教材中实验教学的内容 | 第24-25页 |
(二)可纳入实验教学的内容 | 第25-27页 |
三、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案例 | 第27-33页 |
(一)绘制地图实验 | 第27-28页 |
(二)制作地理模型类实验 | 第28-30页 |
(三)演示类地理实验 | 第30-31页 |
(四)观察、调查类实验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实证研究 | 第33-41页 |
一、实验的实施 | 第33-34页 |
(一)实验对象 | 第33页 |
(二)实验变量 | 第33页 |
(三)实验过程 | 第33-34页 |
二、实验的结果 | 第34页 |
(一)实验前测分析 | 第34页 |
(二)实验后测分析 | 第34页 |
三、地理实验教学的实效性 | 第34-38页 |
(一)有利于地理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 第34-37页 |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 第37页 |
(三)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 第37-38页 |
四、实验结果的实效性验证 | 第38-41页 |
(一)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第38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第五章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的限制性因素与对策 | 第41-47页 |
一、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实施的限制性因素 | 第41-43页 |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滞后 | 第41页 |
(二)缺乏实验教学器材和场所 | 第41-42页 |
(三)实验教学时间不足 | 第42页 |
(四)地理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不足 | 第42-43页 |
二、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实施对策 | 第43-47页 |
(一)更新教育理念 | 第43页 |
(二)充分利用现有教学场地,开发实验资源 | 第43-44页 |
(三)开发地理校本课程 | 第44-45页 |
(四)提高地理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7-49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47-48页 |
(一)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内容丰富,但实施薄弱 | 第47页 |
(二)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 第47页 |
(三)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 第47-48页 |
(四)针对地理实验教学的限制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 第48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48页 |
三、不足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A“确定地平面方向”实验记录表 | 第51-52页 |
附录B 实验前测和后测成绩统计 | 第52-54页 |
附录C“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第54-55页 |
附录D“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