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11页 |
二、地婆诃罗与《庄严经》及其异译经 | 第11-12页 |
三、《庄严经》词汇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四、双音词的定义和划分标准 | 第12-14页 |
五、本论文运用的语料、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庄严经》双音词来源 | 第15-31页 |
第一节 汉语本土词 | 第15-21页 |
一、词义基本不变 | 第16-19页 |
二、词义发生变化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双音外来词 | 第21-31页 |
一、音译词 | 第22-24页 |
二、双语词 | 第24-27页 |
三、意译词 | 第27-31页 |
第二章《庄严经》双音词构词方式 | 第31-60页 |
第一节 双音单纯词 | 第33-37页 |
一、双音联绵词 | 第33-36页 |
二、双音音译外来词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双音合成词 | 第37-60页 |
一、双音复合词 | 第37-47页 |
二、附加式双音词 | 第47-56页 |
三、重叠式双音词 | 第56页 |
四、同素异序双音词 | 第56-60页 |
第三章 《庄严经》双音词中的新词新义 | 第60-79页 |
第一节 新词新义的定义和判断标准 | 第60-61页 |
一、新词新义的定义 | 第60页 |
二、新词新义的判定标准 | 第60-61页 |
第二节 《庄严经》双音词中的新词 | 第61-70页 |
一、《庄严经》中出现而《大词典》失收的词 | 第61-64页 |
二、《庄严经》中出现而《大词典》首例为唐代的词 | 第64-67页 |
三、《庄严经》中出现而《大词典》首例为唐代以后的词 | 第67-70页 |
第三节 《庄严经》双音词中的新义 | 第70-74页 |
一、《庄严经》中出现而《大词典》未收的义项 | 第70-71页 |
二、《庄严经》中出现而《大词典》首例为唐代的义项 | 第71-73页 |
三、《庄严经》中出现而《大词典》首例为唐代以后的义项 | 第73-74页 |
第四节《庄严经》双音词新词新义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 | 第74-79页 |
一、增补词条 | 第75-76页 |
二、增补义项 | 第76-77页 |
三、提早书证 | 第77-79页 |
结语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92页 |
附录一:《庄严经》双音词结构类型词汇表 | 第83-89页 |
附录二:《庄严经》同素异序双音词表 | 第89-90页 |
附录三:《庄严经》双音新词新义表 | 第90-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