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时间词语的本体研究 | 第8-10页 |
·时间词语的分类 | 第8-9页 |
·时间词语的语义特点 | 第9页 |
·时间词语的句法功能 | 第9页 |
·时间词语的篇章功能 | 第9-10页 |
·时间词语的隐喻研究 | 第10页 |
·时间词语的习得研究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的理论方法 | 第12页 |
·本文研究的目标 | 第12页 |
·本文语料的来源 | 第12页 |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2-14页 |
第2章 时间词语词汇方面的偏误分析 | 第14-31页 |
·时间词语的生造 | 第14-23页 |
·生造时间词 | 第14-15页 |
·生造时间短语 | 第15-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时间词语的冗余 | 第23-27页 |
·时间词语与其他词语语义重复或矛盾导致的冗余 | 第23-25页 |
·时间词语与其他词语在句中体现的时态不一导致的冗余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时间词语的误代 | 第27-31页 |
·"时-时候"、"时候-以后"之间的误代 | 第27-28页 |
·"后来-以后"之间的误代 | 第28页 |
·"以前-从前"、"现在-现代/今天/当今/目前"之间的误代 | 第28-29页 |
·"有一天-一天"之间的误代 | 第29页 |
·"天天-每一天-一天一天"之间的误代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时间词语语法方面的偏误分析 | 第31-36页 |
·时间词语作语法成分时的形式表达偏误 | 第31-32页 |
·作主语时的形式表达偏误 | 第31页 |
·作宾语时的形式表达偏误 | 第31-32页 |
·作补语时的形式表达偏误 | 第32页 |
·时间词语作语法成分时与其它语法成分之间的误用 | 第32-33页 |
·补语误用作了状语 | 第32页 |
·补语误用作了定语 | 第32页 |
·作宾语的同时兼作状语或主语 | 第32-33页 |
·状语误用作了定语 | 第33页 |
·时间词语作语法成分时与其他语法成分之间的错序 | 第33-34页 |
·作定语时与其他定语修饰语之间的错序 | 第33-34页 |
·作状语时与其他状语修饰语之间的错序 | 第34页 |
·作状语时与句子主语之间的错序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时间词语篇章方面的偏误分析 | 第36-39页 |
·时间指称冗余 | 第36-37页 |
·时间指称遗漏 | 第37页 |
·时间指称不明 | 第37页 |
·远指近指混淆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偏误原因分析 | 第39-47页 |
·母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39-43页 |
·英语国家学生母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39-41页 |
·韩国学生母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41-43页 |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43-44页 |
·汉语儿化规则过度类推 | 第43页 |
·时间单位词与"个、半、多"的组合规则过度类推 | 第43-44页 |
·汉语时间概念表达的特殊性和语言的经济性 | 第44-45页 |
·汉语时间概念表达的特殊性 | 第44页 |
·汉语语言的经济性 | 第44-45页 |
·教材和工具书的影响 | 第45-46页 |
·教材注释侧重直译 | 第45-46页 |
·词典释义较笼统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教学建议 | 第47-52页 |
·尝试对比教学的方法 | 第47-48页 |
·近义时间词语之间的对比 | 第47页 |
·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对比 | 第47-48页 |
·贯彻语块教学的理念 | 第48-49页 |
·方位短语语块教学 | 第48-49页 |
·介词短语语块教学 | 第49页 |
·固定时间短语语块教学 | 第49页 |
·采用专题介绍的方式 | 第49-51页 |
·从不同角度介绍汉语的时间词语 | 第49-50页 |
·介绍篇章中的时间指称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2-54页 |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52-53页 |
·时间词语词汇方面的偏误 | 第52页 |
·时间词语语法方面的偏误 | 第52页 |
·时间词语篇章方面的偏误 | 第52页 |
·偏误原因分析 | 第52-53页 |
·教学建议 | 第53页 |
·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